为“丝路之花”蜀葵立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6-12
蜀葵是地球的奇花,奇在对自然环境的极大适应性,凡是有人的地方几乎都有蜀葵。
蜀葵是中国的形象,海纳百川,很早就走向世界,是“一带一路”的探索者、先驱者和联系者。
蜀葵是四川的骄傲,多元包容,以和为贵,宽窄有度。
蜀葵——说不尽的梦幻奇妙,可能与大熊猫一样珍贵和古老,但知之者不多。
由成都市植物园编著的《中国蜀葵:走向世界的丝路之花》(四川教育出版社)一书,分为蜀葵小史、蜀葵在华夏、蜀葵走向世界、今日蜀葵四章,述说了蜀葵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此书是全面梳理蜀葵文化发展脉络的学术成果,在花卉文化的学术考证与植物科普方面均用力甚勤。其出版价值,我认为有“四性”:开创性、系统性、本土性、世界性。
其一,本书开创性地以“蜀葵文化史”为建构目标,填补了蜀葵有文化底蕴而无学术成果出版的现状。其二,本书系统性地梳理古今中外蜀葵在植物典籍、文学诗词、艺术绘画、日常生活、民间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是一种系统的文化专题论,反映了作者在文化建构上的自觉。其三,颀长挺拔、优美雅致的蜀葵是土生土长的古蜀本土花卉,“源于四川,光耀世界”。本书的出版,能够推动蜀葵成为一张本土绿色名片,充分展示省域形象和人文精神,鼓舞人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引导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其四,本书将“丝路之花”作为学术考证的重点,梳理了蜀葵作为最早被引种到欧洲的中国花卉之一,如何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而成为“世界之花”,影响了西方绘画艺术与精神世界。这一创作主题,是讲好中国花卉影响世界的故事,立意高远,具有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当代价值。
蜀葵是川人品质、品格、品位、品相的表征,是川人气质、气度、气象、气势的折射,是科学与艺术、人格与尊严、花卉与精神、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体。我很早就关注蜀葵,曾提出蜀葵是丝路之花、“一带一路”的使者等想法,多次呼吁把蜀葵定为四川的省花。
《尔雅》记载,汉武帝刘彻在自己的花园中就栽植了蜀葵。蜀葵特别能耐寒耐热,在高原和盆地都能生长得很好。有这样极大温差适应性的花卉,世界少见。不怕温度高低,不怕海拔升降,不怕土壤贫瘠,不怕经纬巨变,不分东西南北中,几乎所有地方都能生存,这就是蜀葵!
阅读此书后,我们会有一种感觉,中国蜀葵的输入伴随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推进,在欧洲许多著名美术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蜀葵身影。可以说,蜀葵元素充斥整个欧洲画坛,成为画家灵感的起搏器和动力源、创作的兴奋剂和多巴胺。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蜀葵早已是世界之花、地球之花、人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