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聂震宁:写一首献给教育的赞美诗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26
□本报记者 李婧璇
聂震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出版家、作家、阅读学专家。曾出版《长乐》《暗河》《天国之翼》《去温泉之路》等中短篇小说集,《洞察出版》《阅读力》《出版力》《阅读力决定学习力》《爱上阅读》等阅读学出版学专著。《书生行》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一个好教师应该注意了解学生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这才合乎教师的道德,因为有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给学生以帮助,而帮助学生乃是教师的天职,这是比上课授业还重要得多的责任。”近日,聂震宁以首部长篇小说《书生行》重回小说家身份,这也是其在长篇体裁上的一次全新尝试。
对于这部深入教育现场,用理性的爱帮助学生成长的教育之书,聂震宁表示,整部小说的写法是理想主义的,希望给当代的读者更多美好的感觉,召唤人们有更多的爱,特别在教育上,有更多倾心的爱。
写小说是老本行
聂震宁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在大众出版领域成绩颇丰。他担任人文社社长期间,所操持引进的《哈利·波特》、“新课标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丛书”、“二十一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系列,都成为人文社的宝贵财富和经济支柱。近年来,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广全民阅读,出版阅读学相关著作,致力于提高全民阅读力。
出版家、阅读学专家之外,聂震宁鲜为人知的身份是小说家。事实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聂震宁以作品《暗河》《长乐》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文坛崭露头角,并荣获首届庄重文文学奖。忙于出版工作,他中断了小说写作。“写小说原是我的老本行,《书生行》只不过是我的第N部小说。我曾经迷恋小说创作有10余年之久。”聂震宁说道。
“我一直想着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感恩我中学时代的老师们,特别是许多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鲁迅先生说过:‘创作,总根于爱。’我在中学时代,遇到过许多可敬而难忘的老师。”追忆少年时光,聂震宁坦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从名校毕业的老师们分配至偏远山区中学,他们安分守己,安贫乐道,在教学上诲人不倦,乐此不疲,学识扎实。后来,聂震宁忽然听说老校长调走了又去世了,很欣赏自己的语文老师后来落寞故去,班主任也病故了……他感慨道:“人世代有沧桑,只有仔细体会才能感觉得到其中的价值和况味。这些令人哀伤的消息很快就成了我内心情感的冲动。在这些冲动里,我有感叹,有哀伤,有回忆,更有感恩——这就是我写这部长篇小说的直接原因。”
对笔下的每位人物皆偏爱
《书生行》称得上是一部教育的赞美诗,谈到书名的寓意,聂震宁表示,一些朋友以为“书生行”指的是“书生之路”,进而寓意“书生的人生之路坎坷”,“其实,我的本意是‘书生的歌行’,也就是白居易《琵琶行》的‘行’,寓意则是‘赞美老师’,这也是书封书封面上标注的英文名:A Hymn To Teachers,中文翻译过来就是‘老师的赞美诗’。”
在这部教育的赞美诗中,我们跟随作者重回60年前的一段岁月,见证一群青年人轰轰烈烈进行的教育实验,为了教育事业所奉献的无悔青春。在这本小说中,聂震宁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秦子岩怀揣着理想与抱负,选择回到边远、落后的家乡建设它。作家对笔下的人物都有所偏爱,对此,聂震宁颇为性情地答道:“不仅对男女主人公有偏爱,对韦校长有偏爱,对兰副校长有偏爱,对所有正直的老师、善良的老师都有偏爱。”
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聂震宁再次重温自己当年温暖且美好的中学时光,“我们上中学那个年代,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兴趣班做得是比较好的,起码我是很受益的。”聂震宁坦言,书中所涉及的老师做阅读引导,少不了自己近10多年来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积累,“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小说都脱不开作者当下的生活体验,现在看来,也顺便让一些有兴趣的读者了解一些小说导读的故事,不过,这些故事并不是硬贴上去的,这些故事后面或多或少有着人物的性格与品格,也算是对人物的一种刻画。”
“不言而喻,整部小说对于阅读特别是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阅读也是一种呼唤。”聂震宁坦言,在60年前的环境中都有那么一群知识分子无怨无悔地帮助当地贫困的孩子读书学习,在当今时代,社会有了那么大的进步,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阅读,特别是那里的孩子们的阅读。“最重要的是,阅读推广人要有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才可能满腔热情地做好这件事情。”
每天提笔写作都是快乐
《舍不得读完的书》《阅读力》《阅读的艺术》《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聂震宁的笔力非常勤奋,谈到如何保持专注的创作定力和稳定的创作状态,他依旧用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来作答:“‘创作,总根于爱。’对于我而言,我爱写作,愿意专心地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对于文学写作,我喜欢的写作状态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是一种遏制不住的内在驱动力。鲁迅曾经这样说自己的创作冲动,他说:‘我何尝有什么白刃在前,烈火在后,还是钉住书桌,非写不可的创作冲动。’可以说,因为我有了创作冲动才会专注和稳定,才会有‘我写作、我快乐’的状态,只要每天接着写就感到很快乐。”聂震宁坦言,无论是写作文学作品还是写作出版方面的论文、阅读学方面的文章,自己都感到快乐,“这三者间还是有相通的,都是我的所爱。”
当谈到文学写作方面的追求与突破时,聂震宁说:“目前我只能说有了一个突破,那就是我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此之前,我还没有出版过长篇小说,这就算是一个突破吧。这也就使得我个人创作生涯比较圆满啦!”
很多读者期待看《书生行》的续集,也有朋友微信里替聂震宁设计续集的情节,对此,聂震宁回应:“很有意思,可我对写续集没有信心。《书生行》是一部感谢师恩的小说,现在好像已经表达了这个意思,使得我当初的冲动得到平复。如果我要再写长篇小说,写别样的生活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