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六个必须坚持” 做好广电网络视听工作

作者:李建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24


  核心阅读:●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肩负着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向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精神文化产品的职责,必须把守正创新作为工作标准和努力方向,高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讲政治、把导向,坚持抓创新、提质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强起来。

●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必须将之置于大局中来考量、来谋划,站在全局看广电、找准定位,立足广电看全局、用心服务,坚持上下、左右、部门之间“一盘棋”,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把广电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系统全面、内在统一,特别是概括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既是思想武器,也是实践方法。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必须深刻理解把握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领带动各项工作开新局、走在前。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公益广告等,受众广、影响大,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推动内容创作生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待。

  要把准人民群众思想脉搏和关注重点,立足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度挖掘、找准选题,在内容、形式、格式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推出一批反映时代主题、回应百姓关切、表达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加丰厚的精神食粮。


坚持自信自立,坚决扛牢深化文化“两创”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方针,赋予山东文化“两创”的重大使命。

  广电行业深耕文化“两创”,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深耕文化资源,大力传承弘扬儒家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与影视企业、头部平台、制作团队合作,推出一批有内涵、有深度、有影响的视听作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浸润人心。

  同时,强化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大力发展网络视听产业,全力打造智慧广电网络,精心举办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山东网络视听大会等大型活动,推动大数据、元宇宙、VR/A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为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打造文化新标杆、新业态。


坚持守正创新,始终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要求,目的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肩负着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向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精神文化产品的职责,必须把守正创新作为工作标准和努力方向,高举“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讲政治、把导向,坚持抓创新、提质量,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强起来。

  “守正”就是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奏响时代强音。

  一方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持续深化广播电视“头条”和网络视听“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现代化强省建设等主题宣传,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进一步巩固奋进新征程的主流思想舆论。

  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扬斗争精神,严厉打击擅自开办频道频率、“黑广播”、违规传播视听节目等行为,打造健康清朗的视听空间。

  “创新”就是要把创新力摆在突出位置,积极面对新阶段新特征,特别是新技术新应用新变化,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创新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

  在宣传引导上,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表达方式,用足用好新媒体,多推出形式多样、简洁明快、可听耐看的轻量化产品,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在媒体融合上,紧紧围绕“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目标,推动传统媒体在管理体制、人才队伍、技术应用等方面创新突破,努力构建“融合制播+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务服务”的全媒体传播生态系统。

  在科技发展上,实施“智慧广电”发展行动,加强新技术运用,加快“智慧广电”一体化发展,引领行业迭代升级、加快发展。

  在优化服务上,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头部企业落户山东、创新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这些年来,我们党啃硬骨头、涉险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等,都是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山东广电行业还存在如主题宣传的方式方法不够鲜活、内容创作的“高峰之作”不够多、媒体融合发展步伐不够快、网络视听产业实力不够强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薄弱点也是突破口,既是短板也是潜力,必须进行全面深入排查,一项一项建立清单台账、工作措施,逐一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不折不扣抓推进、抓落实,以问题整改的实际成效推动广电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做到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必须将之置于大局中来考量、来谋划,站在全局看广电、找准定位,立足广电看全局、用心服务,坚持上下、左右、部门之间“一盘棋”,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把广电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强。


坚持胸怀天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既需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需要开阔胸襟,吸纳外来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发展。

  做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多用精准传播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今年3月,2022国际短视频大赛“绽放之夜”暨2023“新时代·新视界”视听共享全球播映启动仪式在济南举办,为海内外100余部作品和个人颁奖,精选100余部题材多样、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的视听节目精品在海外播出,在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要放眼全球,策划推出一批符合实际、彰显特色的优质对外交流项目,深入开展“一带一路”视听节目联合展播、2023“新时代·新视界”视听共享全球播映等系列活动,推动优秀齐鲁文化、山东品牌更好走向世界,扩大影响。

  (作者系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