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儿童文学主题出版如何突围

作者:徐雅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24


  核心阅读:●儿童文学主题出版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时代需求。应该立足当下,反映现实,彰显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作为出版者,则要具有策划意识和创新意识,深挖“主题”内涵,拓展“主题”外延,全方位发掘此类选题。

●儿童文学的儿童性和文学性,决定了儿童文学领域的主题出版,既要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喜好和需求,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水准。更直观地说,就是需要具备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和独特的场景,以此来吸引、熏陶小读者。


  近年来,国内主题出版呈明显上升趋势。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至2020年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分别为81种、90种、125种,到2022年就上升到160种。其中,少儿类图书占比也逐年增多,主题出版越来越受到各大少儿出版社的重视。

  少儿主题出版面向儿童,既要重视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又要传播主流思想文化,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特别是对于少儿图书的一大门类——儿童文学来说,如何将其所具有的儿童趣味性、文学性、艺术性与主题出版的宏大性、严肃性、抽象性相契合,将二者和谐地融合统一起来,无疑是少儿出版人需要重视的问题。


深挖“主题”内涵,拓展“主题”外延

  儿童文学主题出版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时代需求。因此,其不应拘泥于狭义的主题概念,也不能一概泛化而论。而应该立足当下,反映现实,彰显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作为出版者,则要具有策划意识和创新意识,深挖“主题”内涵,拓展“主题”外延,全方位发掘此类选题。

  如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多彩中国梦”现实主义儿童文学作品系列,就是以“多彩”为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现实生活;以“中国梦”为创作核心,紧扣党的大政方针,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关联推出重点作品。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多彩中国梦”系列顺势推出了反映蜂农生存与脱贫主题的《驭蜂少年》。建党百年之际,倾情推出献礼之作、讲述抗日红色故事的《璧玉歌》。此外,还有反映病残儿童及社会救助的《把你藏在眼睛里》,以广西少数民族南丹白裤瑶的扶贫事迹为创作背景的《奔跑的叉叉房》,反映海岛生活及环境开发保护的《鲸歌岛的夏天》,以退耕还林和荒山治理为主题的《绿色的守望》,讲述新时代少年在队旗下光荣成长的《许你一个未来》,讲述敦煌莫高窟考古与文物保护的《千窟同歌》等。

  可以看到,这些优秀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不拘泥于政治性主题,而是用多样化的题材、艺术手法、主题、内容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现现实生活,展示新成就,体现时代风貌,让孩子们全方位了解伟大祖国,增强自豪感、荣誉感。

  不少主题出版,都是先拟定一个主题,再选择合适的作者,约稿、组稿、成书。这种“主题先行”的方式,编辑的可控性更强,但对文学作品来说,约束却会更大。据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图书编辑部主任王苏介绍,在策划“多彩中国梦”这个项目的初期,编辑部会有针对性地和一些有相关题材创作条件和能力的作者单聊,寻找选题突破口,比如《奔跑的叉叉房》就是专门的约稿;但同时还会在日常的书稿审读时关注适合的选题,比如《驭蜂少年》《把你藏在眼睛里》等,就是在看终审时发现的选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最后收入系列。可见,儿童文学主题出版,需要编辑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策划能力,最大限度地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


用丰沛的文学语言,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

  儿童文学的儿童性和文学性,决定了儿童文学领域的主题出版,既要充分尊重儿童的阅读喜好和需求,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水准。更直观地说,就是需要具备生动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和独特的场景,以此来吸引、熏陶小读者。

  如接力出版社和党建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丛书,就是从人物出发、从故事出发,选取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和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锋模范作为主角人物,同时邀约国内一流儿童文学作家来创作故事。在作家的妙笔下,英雄模范的榜样作用,不再通过枯燥的说教来传播发挥,而是通过文学故事的滋养,让孩子们更易于理解接受。

  主题出版离不开红色题材,但红色小说也最容易落于窠臼。作家张品成的红军题材小说《最后的比分》,则独辟蹊径,不正面写战争,而是在战争的宏大背景下,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一个足球、一场足球赛作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小说视角独特、以小见大,是对主题出版的一次成功且突破性的尝试。正如张品成自己所说:“我写了几十本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没有一部是正面写战争或者战斗的,那并不是我不懂战争、不了解战争,或者是缺少对战争的体验,只是我觉得这么多年以来,正面反映战争的文艺作品不胜枚举,我们必须要全方位地看待历史。所以我觉得我必须把精力放在战争以外的革命历史、种种历史现象、人物和经典故事。”这本书获得了第33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文字)奖。

  获得2022年度“中国好书”荣誉的《三江源的扎西德勒》,也是一部具有鲜明儿童文学特质的主题出版作品。小说将宏大深刻的生态自然主题与儿童视角和诗意的文学语言完美融合,讲述了一家三代保护三江源生态的感人故事。

  用丰沛的文学语言,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这是《儿童文学》图书编辑部为“多彩中国梦”系列作品定下的基调,可以说,也正是儿童文学主题出版的特点和优势。儿童文学主题出版切忌空喊口号、泛泛而谈,而应该以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学作品中,在小读者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对他们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引领。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儿童文学主题出版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少年儿童也许无法理解一些重大严肃主题的抽象概念,但儿童文学会以其独特魅力,让小读者在阅读中受到时代精神的熏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健康成长。作为儿童文学出版者,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发掘主题出版选题,彰显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儿童本位和文学品质,出版孩子们真正喜闻乐见的优质图书。

  (作者单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