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寻人”

作者:马春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15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备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不知凡几,其中名胜古迹最为密集,且完美结合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中正和谐”的价值观念的文化遗产,无过于北京中轴线。不久前,基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寻访北京中轴线》一书的音像制品出版项目正式启动。该书聚焦北京中轴线变化过程中的人们的记忆,全书从4个维度,约请15位被采访人,讲述城市规划专家、年轻的建筑师、文物修缮的匠人、老字号传承人、普通居民与城市、与北京中轴线有关的真实记忆,通过几代人的口述还原一个有规划、有生活、有情感的中轴线,并与融媒体相结合,在跟踪采访的同时,以制作宣传片的形式在各大平台对北京中轴线进行立体宣传。这本书通过讲述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背后的人物、事件,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更好地向读者传播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缘起:从讲文物到讲人的故事

  《寻访北京中轴线》的缘起是有延续性的。2021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探访北京中轴线》一书,因采取了“读本”与“学习手册”相结合的独特形式,一经出版便受到了中国网、“学习强国”、《中华遗产》杂志等主流媒体的关注。这让编辑意识到北京中轴线主题的社会价值,但是,历史已经讲过了,如何出新?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编辑看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的一句话:“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当代生活的场景,它是活态的遗产,是人在延续其价值的遗产。”受其启发,一个“活”字,一个“人”字,就定下了本书的策划基调。

难点:策划容易落实反复多变

  确定了策划的方向,首先要找到能在专业知识和大众传播之间保持平衡的内容生产者,简言之,需要一位既懂城市古迹又会讲故事的采访者。几经筛选,我们找到了曾任《中国国家地理》海外版执行总编的李若瑄。作为复旦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她善于从人类学和地理学角度对城市进行观察,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具有与这一方向相匹配的丰富的撰稿经验。

  经过严格遴选口述者名单,初步接触、讨论采访提纲等一系列流程,并针对不同阶段组织召开多次图书编写沟通进度会,对项目成果的呈现方式及主体内容进行讨论并据此确定编采计划,确定了15位受访人的最终方案。然而,大名单圈定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有5位受访者未能成文,占全部受访者的1/4,庆幸的是前期计划中留有充分的余量,这些变故才没有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展,各个层面的内容组织如期推进。

  在受访人中,除了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建筑历史研究室主任李卫伟讲述了古代城市建筑特点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还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一同回顾了“燕京八绝”之一的宫廷艺术花丝镶嵌技艺,以及一生都在景山公园中传承皇家御苑牡丹种植技艺的“牡丹仙子”朱淑云等一批有故事的受访人。

聚力:编、审、宣、发深度融合

  项目团队经过周密的成本预算,以及充分的市场调研,制订了科学的出版计划。对采访稿进行整理、修改、调整,与内容相结合,进行版式与封面设计,根据内容专业性的特点,特别邀请了北京史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研讨、审读,确保内容的专业准确。

  在采访过程中,出版社邀请了专业摄影师、摄像师随行,跟拍口述人的生活及与设计和城市发展相关的视觉内容,从而让采编的内容不但有图文的形式,也有视频的形态,这也为音像制品的转化创造了条件。《寻访北京中轴线》音像制品总时长约450分钟,分为4个部分:讲述中轴线在北京整体空间规划布局中的价值、中轴线上的工匠精神、中轴线上的老字号传统和普通人眼中的中轴线生活。视频内容的输入,令编采过程中同步进行短视频传播成为可能,相当于将宣发工作提前到了编采过程中进行,至纸书出版,音像制品的制作也已就位。

  与此同时,项目团队还制订了周密的宣发计划,拟与相关部门合作,在北京市数十家书店,尤其是北京中轴线一线及周边集中展示,在大型书店设置专架,在特色独立书店重点陈列,以实现北京地区网络式全覆盖,出版社也会利用已有的丰富的馆配资源,辐射全国重要省市。

  (作者单位: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