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策划五四青年节主题说唱《破晓》

寓庄于谐 唱响青春之力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9

□本报记者 张博


  “有幸不负当年志,已然是一展雄翅;也当是谨记昨日,那先烈所为之事。”104年前的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百余年来,中国青年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5月4日,人民日报社推出五四青年节主题说唱《破晓》,纪念五四,传承力量,讲述时代在变,青春责任不变。

  与一般的视频不同,《破晓》通过MV形式,以潮流RAP唱响青春之歌,呈现出中国青年百年来的一直向前,不仅表达手法新颖,而且气势如虹。MV中有曾经的青年学生、广大市民等阶层共同参与示威游行、请愿等多个场景;有巴黎和会诠释出“自古弱国无外交”定律,“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的画面;也有我国自行研制的首型舰载战斗机歼15从辽宁舰滑跃起飞的瞬间,更有绚烂焰火在鸟巢上空绽放的惊艳……

  一个个历史的镜头,一张张稚嫩的面庞,一双双坚毅的眼神,在“那万万人的抗争是那么掷地有声”“原来约定等于零是他们说的公平”“我们这代年轻人也传承了华夏之魂”“用零八年的奥运让这个世界相信,就算已有人白了鬓但仍会有人前进”等歌词在寓庄于谐中一言而喻,向大众展示了越来越不一样的央媒。

  不仅如此,《破晓》还在朗朗上口的歌词中,讲述出如今我们不仅飞了天,还走到了月边,不仅有一座“天眼”在看着繁星点点,还有那么一座大桥宛若天路一条,以及一路向前的雄心不断。同时,激昂澎湃的节奏韵律也十分喜人,让人听后热血沸腾,迸发出青春有我,责任不变的志愿。

  可以说,五四青年节主题说唱《破晓》用比年轻人还年轻人的接地气玩法迅速与大众打成一片,毫无半点生硬感。这也让我们看到,在年轻语境和年轻化社交媒体蔚然成风的当下,人民日报社不仅融合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媒体的网络特点,而且将年轻大众的喜好和多媒体传播模式相结合进行转型升级。

  而不断联通年轻化社交媒体链路的打法,也让人民日报社在建立一个更为亲民且接地气的媒体形象同时,以更加社会化的潮流打法与大众保持了高效的沟通,使主题教育得到更好传达,可谓是价值导向的新颖打法。

  “这才是该有的喊麦。”“听得热血沸腾。”“两分钟听完,我抄写了好久哦,我要全部背下来!”“哇!连平日最严肃的人民日报都开始玩这些了!”网友们在赞赏《破晓》的同时,也感叹着令人惊艳的央媒年轻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