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捍卫理想的伟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5-05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尤其是年轻人更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且要将自己的理想和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繁荣结合起来,就是为伟大的中国梦奋斗。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燃烧着理想的热情,优秀的作家总是闪耀着理想之光。
老藤的《北爱》(湖南文艺出版社)就是一部关于理想、关于奋斗、关于成长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苗青从学校走入社会的过程有苦有乐,但她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坚持着制造高端飞机的梦想。在梦想实现的过程中,苗青逐渐成长起来。
实现理想要奋斗,要付出。苗青的理想是为中国的高科技进步而奋斗,但随之而来的是牺牲个人的利益。她毕业之后选择北上,首先失去的是上学时期的爱情。小说写苗青的生活和情感发生着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仅是生活物质层面的,还有地理阻隔之下产生的文化心理的变化,过去的生活已经逐渐远去,而新的生活秩序正在建立。新的生活和环境,新的朋友圈子,逐步瓦解着过去的记忆和习惯。
描写高科技的小说,难度在于容易枯燥和简单,容易让科技信息掩盖人物的个性和心理变化。老藤《北爱》的成功在于将人物的变化和科技的振兴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人物在为理想奋斗的同时,形象也活脱脱地呈现出来。老藤通过对诸多人物的塑造,让其成为苗青成长的“背景”。作品中的大仙是一个对苗青性格塑造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物,对苗青的成长是一种铺垫和映衬。这个人物赋予了整部作品哲学与诗性的底色,这也是小说让人值得称道的地方。大仙用自己专门为苗青创作的色粉画,映照主人公苗青的心灵成长史。随着MG号投入生产,这意味着苗青的计划终于一步步被落实。这个计划寄托着众人的理想,往小了说是一个人的理想终于实现,而往更大方向上看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科技创新上往前迈的一大步。
大仙每一年的送画行为不仅仅是朋友间的情谊,从小说的结构层面来说,大仙的画作是苗青精神成长的隐形结构,作者有意用绘画为成长“赋形”,作为虚和实的相互映照,绘画和“成长”不仅形成巧妙的互文性,而且有效提升了文本的哲学气质。作为一名画家,大仙拥有非常好的哲学和诗性素养。苗青虽然是理工科学者,但在搞研究、造飞机之余,也慢慢地学会了与绘画沟通,艺术与科技的互动,使得苗青这个人物形象格外生动。
老藤是一位成熟的小说家,他对人物的掌控精准到位,这让他能够驾驭这种题材的书写。与此同时,广博的知识面让小说不仅有了活色生香的生活细节,艺术的诗性的渗透更是让小说有了一种更为高远的立意。
老藤的文字平实,同时充盈着力量和温度。文学应该带给读者一种悠远而美好的氛围,在阅读《北爱》的过程中,读者始终被那种温暖的、美好的氛围所围绕。温暖作为一种小说气质,首先体现在主人公苗青对于理想的坚守,这个理想其实来自两代人,因为有了父亲的加持,一个人的梦变成了一个家庭的梦。在为梦努力的过程中,这个梦又被更多的人认可,成为一群人的梦,最后在所有人的努力之下,梦想最终照进现实,曾经只存在于图纸上的飞机设计终于在东北那片诉说传奇历史的土地上落地生根,飞翔天空。《北爱》是一部理想主义小说,它捍卫了理想的伟大,也歌颂了生命和爱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