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为新时代东北振兴贡献出版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2023年辽宁出版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贡献出版力量。
一、坚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出版工作中落实落地,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文化自信自强作为“四个自信”的根基,把“理论的中国”作为“两个结合”的标志,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发挥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出版阵地。
二、坚持守正创新,用心用情用力扎实推进辽宁新闻出版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做强做优出版主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进一步强化主题出版,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及时策划、编辑、出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读物,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等重点出版项目,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出《洪流放歌——我写雷锋60年》《英雄回家——抗美援朝烈士遗骸归国纪实》等重点主题图书;精心打造《石榴花开》《辽宁的红色基因》《聂耳的故事》等重点主题图书。要大力加强精品出版、原创出版。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重要论述,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出版精品和出版品牌。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推进《周秦汉唐邮驿馆店名辑释》等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项目,《刘九庵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研究辑录》等精品美术图书矩阵;持续做强“小布老虎新经典”系列、“好孩子中国原创书系”、“大白鲸”幻想儿童文学品牌等品牌书、长销书、畅销书;出版《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走进大学”系列丛书等精品社科和科普图书。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力求取得实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创新出版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突出主题、创新理念,持续办好辽宁省全民读书节。辽宁省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已连续举办了11届全民读书节,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阅读活动推动“书香辽宁”品牌不断深入人心。今年,我们要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深入研究完善全民阅读工作思路举措,积极探索主题阅读推广的新载体,适应对象化、分众化趋势,持续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办好辽宁省第十二届全民读书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宣部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相关工作任务。精心谋划活动方案,着力在坚持优质内容引领上下力气、在创新主题阅读活动上见功夫、在完善常态长效机制上有办法,进一步扩大活动的社会参与度,延长活动“触角”,打造永不落幕的读书节,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要统筹推进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漂流书屋“建、管、用”。依托“三屋”,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阅读实践、“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引领城乡阅读新风尚。重点推进农家书屋服务模式创新,举办全省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推进会暨现场交流活动,总结推广“老典型”,发现培育“新典型”,为农家书屋改革创新贡献更多有益方案。印发《2023年辽宁省农家书屋图书推荐目录》,组织扎实做好农家书屋图书补充更新工作。将农家书屋纳入党建考核指标,开展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监督检查。
三是加快推进出版融合,提升发展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出版强国建设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出版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构建出版业发展新格局。要着力在加快推进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方面取得新突破。数字化赋能不是简单的宣传加互联网,而是要加强技术运用和研发,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改造贯穿体现到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增强技术敏感,强化互联网思维,以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展现新气象。要进一步树立互联网思维,在发展规划、项目建设、选题策划、市场运营中,把数字出版业务与传统出版业务同步谋划、同步推进,通过技术应用、跨界合作、模式转变,完善出版供应链,提升出版价值链,延伸出版产业链,积极构建新型出版业态。要着力在“融”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求突破,深入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深化报业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引领,做好项目遴选推荐、跟踪指导,扶持优秀企业,培育优质项目,努力推出一批主题好、品质高、影响广泛的网络出版精品;要加快发行渠道数字化转型,提升新华书店网上发行能力;要组织更多数字出版企业积极参加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四是激发企业活力,不断壮大印刷发行和版权产业。要对标国内行业龙头,推动辽宁省印刷发行企业做优做强,培育辽宁省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积极参评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充分发挥“最美书店”“最美阅读空间”的示范作用,引领全省各类书店高质量发展。支持适应市场新需求的印刷发行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数字化、个性化、定制化印刷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发行业与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深度融合,提升专业化融合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要推动版权产业发展。今年,国家将研究制定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完善版权保护、版权登记、版权贸易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施辽宁省版权保护提升计划,建立完善覆盖版权登记、运营、开发、金融、监测维权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拉动产业增值扩容,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加大版权数字化产品开发,打通数字化版权产品各个环节,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组织参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等国内国际展会,提高版权产业国际化水平。持续开展版权示范创建。
五是落实管理责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新闻出版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必须时刻绷紧导向管理这根弦,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加强审读审看工作,有效发挥审读审看中心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审读审看效果,坚持抓早抓小、从严从实、有力有效。要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出版单位违规对外合作、转让出版权,买卖书号刊号、出售版面、违规刊发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压紧压实出版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内容审核机制、流程管理机制、宣传把关机制,做到“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要加大印刷发行企业专项检查力度,重点抓好党的创新理论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印制发行检查,确保印制质量和发行秩序。要以“清源”“固边”“净网”“秋风”“护苗”五大专项行动为平台,切实加强对省内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部位的监督执法。扎实开展“正道”“新风”集中行动,持续开展“剑网”“打假治敲”等专项行动,有力维护平稳有序、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牢牢守住新闻出版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坚决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作者系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