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特别喜爱路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文学作品,也喜爱过不少中外作家。但真正让我灵魂受过触动、情感不能抑制的并不多,其中,一个是茨威格,另一个是路遥。
上大学之后,我开始读路遥,他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也开启了我的内在世界。我仿佛在作品的人物中,看到了自己,贫穷、立志、奋斗、悲怆、成败、孤独,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所有这些都如扇面般打开。我常因为反复阅读路遥的小说,沉醉于无名的感动。于是,生命有了一次一次的沉落与飞扬。
读路遥的作品感到非常纯洁,那是一种干干净净、不受污染、不断提纯、无比神圣的美好感受。他每天虔敬地坐在书桌前写作,以一个劳动者的心怀,让纯朴的爱心感染作品的每个人物,笔下的风景也都是一抹可爱的亮色,文句充满激情与浪漫,这确实让我想起一生在大地上辛劳耕耘的父母。
路遥是用心写作的,也是生命的全身心投入式的写作。读路遥的时候,仿佛能体会到他的生命与情感在燃烧,一种无我的自我表达,但他心中一直装着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那些生活于底层社会的苦难人生。通过读路遥的作品,身处绝望中的苦命人就会重新拾起人生的希望,坚强有力地继续生活下去。
路遥不是那种只为了自己写作的作家,而是将自己所有的生命之光打开,去照耀这个世界。他让自己的心灯变成太阳,让它普照大地,也关爱生活中每个角落的痛楚,它能熨平身处艰难中的人们心中的波折与不快,使他们重获生活的勇气与自信。
路遥说,他喜欢雨雪天气。路遥还说,一旦遇到下雨下雪,他就会陶醉于难以形容的幸福感中,甚至于不舍得睡觉。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一个人漫步于雨雪之中,充分感受皇天后土带给人间的无限慈爱。可能是太过贫穷的童年和对于生活与生命的珍视,我常感到只有苍天才是慷慨无私的,它会毫不吝惜地将阳光、雨雪降临人间,这让我深切地觉得,纷纷扬扬的大雪是老天爷送给穷人铺天盖地的白面。
前些年,我写过一篇研究路遥的长篇论文,发表在重要刊物《文学评论》上,其中主要谈的是路遥作品有天地之宽,那是一种大情怀与大境界,特别是对女性有热爱,对恋爱、婚姻、家庭有独到见解,还有心灵对话与同呼共吸的写作方式,这是许多当代作家缺乏和难以做到的。不久前,我又出版了一本专为少年儿童写的《路遥:黄土地里“长”出来的作家》,这是用童心和爱心与作家路遥展开的一场心灵对话。通过路遥这面镜子,也可以映照我自己的心怀。
路遥去世已30多年,然而,他留下的文字并没有随风飘逝,而是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有人统计,路遥作品一直位居读者排行榜前列,许多人也一直从路遥身上不断地汲取营养,他们的人生之旅也被注入不竭的动力。
这些年,我逐渐从林语堂研究、散文研究中拿出一部分时间精力,开始精心研讨路遥,希望对于路遥研究有所推进。我买来路遥的各种资料,也不断从网上等多个渠道丰富对路遥的理解和认知。我还在反复阅读、精读、细读路遥的作品,试图真正走近和走进路遥的思想、精神与艺术世界。
路遥,这个曾照亮过无数人的人生之路的名字,也曾是我曲折艰难生命旅程中的一盏明灯,特别是在夜深人静和孤独无望之时。当一个人被黑暗逐渐吞没甚至趋于绝望,路遥就会将我从生命的深渊中打捞出来,就像朝阳从地底下冉冉升起一样。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与路遥的文字一起,更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世界,也要像他一样劳动、写作、奉献,争取能为更多人送来生命的缕缕阳光。
(《路遥:黄土地里“长”出来的作家》 党建读物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王兆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