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梦且缤纷

作者:徐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而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代不乏人。老一辈作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叶圣陶、陈伯吹两先生,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郑春华、杨红樱、王一梅、汤汤、郭姜燕……他们在成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之前或者之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小学教师或幼儿园教师。从职业特性上看,当老师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比一般人更为了解和熟悉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与童心世界。对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人来说,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之一。如果说,儿童文学作家也是一种职业,那么,也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在职业本质上存在许多相通的地方。以往的很多例子和经验,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肖米也是一位小学教师。和孩子在一起,是她的每天的日常。她热爱孩子,熟悉孩子,因此到目前为止,她所写的小说故事,大致都没有离开她所熟悉的校园和小学生的生活。她从自己每天置身其中的小学校园里,寻找和采撷鲜活有趣的儿童故事,发现和描画出个性鲜明的小学生形象。文笔和构思也还有点青葱与单一,但细节描写总是真实和鲜活生动的。她不刻意编织故事和悬念,也不追求复杂和深刻,很少的议论与说教,常见的都是一些单纯明快的白描手法,却又是尽量节制着在使用。

  《绿色的太阳黄色的海》《嘻嘻不许笑》是肖米的两部校园小说。跟她以往的小说相比,在人物、故事和主题上,显示了作者的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追求,但“文如其人”,整体风格依然是单纯和明快的。故事的叙述方式就像阳光下的小溪流在流淌,偶尔会有一点斑驳的阴影,但终究不能掩盖它的澄澈和明亮。这样的作品,如带着露水的野花,很接地气,洋溢着清新的校园生活气息。

  姜朝年和阿鲁是《绿色的太阳黄色的海》中的一对小伙伴,他们的童年就是在海边抓螃蟹、捡贝壳、堆沙子,在风里奔跑、随海浪歌唱中度过。但是,童年不只有无忧无虑,也有苦涩,也有失望。比如姜朝年,这个心怀美术梦想、颇有灵气的小小少年,命运偏偏不肯成全他,让他从小患上了“色盲症”。于是,在他的画笔下,太阳成了绿色的,海水成了金黄色的。但他幸运地遇上了一位好老师,苏苏老师告诉小朝年:“谁说太阳一定要是红色的啊?”

  我猜想,在苏苏这个教师形象身上,也许有作者肖米自己的影子,要不就是带着她理想中的女教师应该具有的形象。如果说,《绿色的太阳黄色的海》里的苏苏老师,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小学教师的形象,那么,在《嘻嘻不许笑》中,有一个阳光男生王兵兵的儿童形象,也带着鲜亮的理想色彩。

  “世界应该是什么颜色的?树应该要有生机勃勃的绿色,在金灿灿的阳光下蔓延,蜻蜓透明的翅膀在粉白色的荷花上扑腾,七色的彩虹高高架在蓝色的天空中,白色的云朵偶然路过,像极了一首闲逸的小诗。那如果换个样子呢?”这是肖米在《绿色的太阳黄色的海》中写下的一段抒情性的“议论”。我说肖米的新作里有新的思考、新的追求,大致就是指这样的一些思考。往深一点说,这其实也是作者对儿童教育观、儿童成长观和世界观的思考。

  少年有梦且缤纷。祝愿这位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她的故事里的少年们一样,在爽朗的年华里,更绚烂地绽放自己的梦想。

  (《绿色的太阳黄色的海》《嘻嘻不许笑》 晨光出版社 肖米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