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中国

作者:山西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 薛海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21



  出版单位把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建设学习型社会,一定要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倡导阅读新风尚,提高人民群众对全民阅读重要意义的体悟和认识。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是国家的一项文化战略。当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开展全民阅读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同时,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但能够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和社会风尚,让人们在阅读中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实施重点出版工程和精品出版战略,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版单位最迫切的任务是打造更多更好的品牌出版物,为全民阅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出版单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事实上,多年的出版实践证明,只有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结合得好的产品才是真正的文化精品。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好的出版物不仅社会效益显著,而且经济效益也不差,对出版单位来说,出版好书就是一举两得。因此,出版单位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策划出版内容高尚、积极健康的文化精品。

  三、充分利用作者资源主动组织策划阅读推广活动,为全民阅读活动助力。出版单位提供的是文化产品,其核心竞争力是内容,因此出版单位集聚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作者队伍。当下,优秀的作者大都自带流量,他们在特定的读者群体中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对于出版单位来说就是一种“资源富矿”。出版单位要积极谋划,充分利用作者的影响力、号召力在校园、书店、社区等企事业单位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扩大图书影响力,助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山西教育出版社于2012年推出了《中学生名家作品典藏版》系列图书,学者王开玲作品多次出现在中高考阅读题目中,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有很大的影响。该书10年来累计发行达50余万册,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转型,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多方面、个性化的阅读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表现就是利用手机网上购书的人越来越多,利用手机等终端产品阅读电子书、购买网课学习知识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新变化和新需求,要求出版单位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对出版资源进行二度开发、数字化改造,已成为出版单位应对这种需求新变化的不二选择。为读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出版单位的神圣职责,也是出版单位回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获取最大效益的主动选择。因此,出版单位在选题策划和产品开发之初,就要充分考虑产品的数字化转化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精心布局、主动作为,切切实实为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精神文化产品。2019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全新开发出版了教辅产品《高中练习册》,该产品配套了视频讲解,并通过山西教育出版社“问导网”平台供全省高中师生免费使用,不仅扩大了该套产品的发行量,而且实现了平台引流,吸收了大量高中师生成为平台用户,为出版社其他产品的销售和宣介以及作者队伍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出版社扩大影响和品牌建设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教育界和出版界产生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