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顺应科技革命浪潮、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之举,也是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数字产业的兴起,有助于推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数字产业涵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服务业、电信业、电子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一系列产业,其发展决定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质量,具有极强的先导性和战略性。面对当前数实融合过程中的挑战,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战略定位:
一是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运行的基础和载体,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要建设技术领先、安全性强的数据平台、计算中心和产业基地,提高数据算力和信息传输速度,为高质量的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要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数字经济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弥合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二是重视数字技术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关注数字人才队伍建设。高创新性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特征,基础性数字技术能够在多个产业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技术创新要瞄准科技发展前沿,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数字技术研发投入,有针对性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数字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推进数字技术产学研合作,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和跨界技术人才,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善科研环境,强化科研激励,充分激发数字人才的创新活力。
三是发挥头部企业宣传示范作用,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实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实体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更新研发设计,开展创新业务,优化经营管理,实现提质增效。培育数字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数字产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效应,吸引实体企业主动合作,实现融合发展。
四是加强数字治理,优化数实融合的市场环境。加快政策工具创新,优化和丰富监管方式,提升数字行业治理监管能力,保护数据安全。探索跨地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保障经济主体合法权益,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关注数据要素领域市场规则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数据要素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充分参与实体经济运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
(4月11日 光明网 陈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