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自媒体”乱象营造风清气朗网络空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11

  谣言、假新闻等内容之所以有市场,一方面是无良“自媒体”人深谙另类传播之道,比如蹭热点,迎合一些群体的“口味需求”来编故事,用“标题党”吸眼球……而这种“自媒体新闻”的受众,多半是对媒体和新闻概念缺少关注的网民。另一方面,我国庞大的网民基数在为“自媒体”的发展提供空间的同时,也给“自媒体”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受众。总量十分“可观”的“自媒体”新闻受众,能让那些造谣传谣、制造假新闻的“自媒体”获取不菲的流量收益。

  就此说,如何引导这部分网民识别某些“自媒体”的伪装,自觉抵制假新闻、甄别谣言,也是“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这些受众了解与媒体和新闻相关的常识,比如新闻产品只能由正规媒体生产,“自媒体”既没有新闻资质,更无采访资格,他们自然不会轻易相信被制造出来的“假新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自媒体”账号专业资质认证管理,对于从事医疗、司法、教育等专业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自媒体”,从严审核认证材料并加注专门标识。

  这样一来,网民很容易就能从页面或链接上区分出哪些是普通“自媒体”,哪些是机构新媒体或专业性“自媒体”账号,进而过滤掉那些冒充正规媒体作“新闻报道”的无良“自媒体”。

  (4月5日 中国青年网 马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