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丽:写她们就是在写自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07

□本报记者 韩萌萌
  文清丽,《解放军文艺》主编。在《人民文学》《十月》等发表作品600余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转载,出版散文集《月子》《爱情总是背对着我》,小说集《纸梦》《回望青春》《我爱桃花》,长篇非虚构小说《渭北一家人》,长篇小说《爱情底片》《光景》等多部作品。曾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长江文艺》小说奖、《广州文艺》都市小说双年奖、《解放军报》长征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好多人问,文清丽,你是不是写的自传?我说,不是的。肯定有我的影子,有我亲人的影子,有我战友的影子。但是,她不是我。”谈到新近出版的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从军记》时,军旅作家文清丽如是说。
  “我萌生写这部小说的想法大概有30多年了。主人公是成千上万个女兵的代表,是我对作品主人公的组合、想象与把握。我很喜欢她,她的成长道路可能会触动年轻人去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之一。”文清丽说。

三十余年的酝酿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小说《从军记》以李晓音以及她的大哥李晓忠、二哥李晓义为主人公,讲述了以兄妹三人为代表的农民子弟参军入伍、在部队里奋斗成长40年的故事。
  文清丽从三兄妹的工作切入,描绘了他们的工作、恋爱、友情、婚姻、家庭等诸多方面,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他们历经香港回归、抗洪救灾、青藏铁路通车、汶川地震、海外维和、国庆阅兵等重要事件,在强军征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军人的勇毅与担当。40年里,李家兄妹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与部队变革的大背景紧密交织在一起,在平凡的岁月里,他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军人的生活史诗。
  参军之后的文清丽看过很多军旅小说,像周大新等写的一系列男兵的从军故事,他们大部分出身农村,作品被评论家称为“农家军歌”式的军旅小说;像王海鸰、裘山山等作家写的反映女兵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部分出身于城市家庭或者军人家庭。“我就想,我是出身于农村的女兵,我什么时候能写一部女兵版的‘农家军歌’呢?”
  文清丽说,这个梦想从参军之时就一直埋在心里,直到3年前的一天,突然觉得到了该写的时候,“一方面,我那时已经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写了差不多有二三百篇短、中篇小说,有了驾驭长篇小说的功底;再者,我参军30多年了,有了丰厚的生活基底”。
  文清丽表示,小说创作一定要诚恳,要以真情写好每一部作品。“只有人到中年,铅华洗尽,方觉真正的好作品一定要真诚。真诚地面对自我、审视来路,才能写出一部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作品。”没有轰轰烈烈的战争故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文清丽只是希望写出一部有异于他人的军旅版《人世间》,一部女兵版的“农家军歌”,“致青春、致亲人、致军旅岁月”。

烙进生命深处的颜色
  “我参军33年,‘绿’字已烙进我生命最深处,使我对军人生活总是情有独钟,因为我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并深爱着他们。”文清丽深知军人的事业注定与风雨相伴。
  “一部好的作品,是真实和虚幻的交织。在角色身上看到许多人的影子,又在周围人身上发现角色的投射。说到底,还是普遍的、人类共有的特征。正因如此,我想写下渭北农民家庭三兄妹从军40年的酸甜苦辣。我希望读者从故事、细节,从血肉丰满的军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理解他们。”文清丽希望通过刻画一个农村女孩成长为一名大校的从军之路,来展现一代代军人崇尚荣誉以及追求梦想之心,她渴望写下她的亲人们、战友们的日常与追求,从个人经历反映人民军队阔步向前的光辉历程。
  文清丽塑造的人物李晓音,出生于农村,天资并不聪颖,只读了职业中学。到部队后,人家喊队列,她要么快了、要么慢了,老跟不上口令、节奏。作者在创作中不断地思考,在这样的状态下,李晓音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优秀的军官。
  李晓音的成长道路上,有大哥的“鸡汤”,有二哥的身教。兄弟俩一文一武,影响了妹妹的一生。“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身边的人。李晓音的人生之路,与时代,与亲人,与战友,密不可分。”

诚恳与情真的写作
  “我喜欢写女人之间的故事,更爱写女军官们。我也是她们中的一员,写她们,就是在写我自己。”文清丽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恋青春。为了留住青春、留住生命中走过的人们,她提起了笔,“写下他们,他们就永远不会老去,不会消失”。
  “我在书中写到许多歌曲、电影,包括乡村的地域风情、秦腔戏等各方面,我要让读者真正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肌理与质地。”在描绘李晓音和她的战友、哥哥们的奋斗史时,文清丽着眼于保存时代记忆,搜集记忆中能触摸到的一切,歌曲、绘画、影视剧等,聚焦普通人,讴歌人性,讴歌踏实的人生。
  文清丽注意还原当时的细节、当时的背景,还原一系列文化符号,用主人公李晓音的足迹展现部队30多年来的巨大变迁,特别是近10年改革强军的生动画卷。
  文清丽多次表示,自己很喜欢李晓音这个人物,“她天资不聪颖,可能要比别人付出很多。她的成长道路可能会触动年轻人去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怎么走”。
  文清丽把李晓音写真实、写可信,让每一个参过军的人觉得,作者写得很扎实;让作家们觉得文清丽写得很巧妙;让青年官兵看了说,从军生活就是这样的,有前进的导向。这是她写作的目的。
  “我觉得小说一定要诚恳,每一个细节的诚恳、人物的诚恳、背景的诚恳、资料运用的诚恳。要情真。情真就是要站到读者的角度,要站到优秀作家的角度,写好每一部作品。要新。一个作家一定要有抱负,不能随便去写,随便地写不是一个优秀作家的抱负。”文清丽认为,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书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无论经过多少岁月,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诉说,还是能一次次地感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