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陈晓明:学术道路一步一个脚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07
□本报记者 徐平
陈晓明,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出版有《无边的挑战》《不死的纯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等20多部著作。
作为陈晓明数十年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心得结集,《陈晓明文集》共8卷、500万字,从探索性角度检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
陈晓明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作为当代富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他以独特风格和浪漫气质,用兼具世界眼光与中国立场的学术高度,深入探索前沿理论,参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学科建设。
“审视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一步一个脚印,上面都刻写下拼搏与奋发。”陈晓明在文集第一卷序言中写道。这套文集以鲜明的全球视角,审视和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过去与未来,怀着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书写中国当代文学史。
书写当代文学发展脉络
中国当代文学一直与时代同频共振,陈晓明将这些跨越不同时期的著作结集,成为文学批评观照历史、塑造未来的一个参照坐标系。文集第四卷《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三版)》,从文学理论的建构、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的书写三个方面,积极地回应了时代的关切。陈晓明说:“上世纪80年代,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到后来的寻根文学、现代派文学等,这些文学流派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一个群体,他们聚焦在这些主题上、聚焦在文学道路的拓展上。”
《陈晓明文集》呈现出一条个人观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时间轴,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如何建构中国式话语体系、文学会以什么样的姿态重回公众视野、文学将会在未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陈晓明认为,到了今天,文学的分层化、多样化状况非常鲜明,这使文学变得丰富、复杂,或者说更有想象力,未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方面可能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文集第四卷最后两章分别论述了“多元分化与‘后文学’时代的到来”“乡土叙事的转型与汉语文学的可能性”。陈晓明表示,中国当代文学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乡村叙事,城市文学、科幻文学以及能够更加深入、细腻地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会更加丰富。
文章合为时而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言志与载道,历来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作家要与生活经历、经验结合在一起,才能写出深刻有力的作品。”陈晓明说,今天作家要找到生活的直接感受十分不易,就是生活积累极其厚实的作家,面对今天的巨大变化、个人经验的变更,要找回乡土真实感觉也并非易事。如赵树理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他的创作是从工作中的问题出发,既要适应时代潮流,也要面对生活经验与事实。
秉承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文学批评也要与现实、与时代关切的问题紧密联系,文集第三卷《不死的纯文学》、第八卷《通透之境》等鲜明地体现了这种观点。在陈晓明看来,信息化将会引起文学创作的何种变化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陈晓明说:“与过去相比,今天的作家可以从各类媒体平台接触到海量的、逼真的信息,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信息写作,很可能缺乏真正的生活质感。即便这些信息再逼真,作家都很难做到真正地回到生活。”
陈晓明有着深切的社会关怀和问题意识,他以世界文学的高度、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文化思潮整体背景,分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美学特征和文学史意义,在文艺作品的审美中去追问和思考中国文学的问题,或许这些才是这部文集集大成之所在。
深耕当代文学批评沃土
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陈晓明始终本着一个原则——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我从10岁跟父母到农村劳动,后来又去当知青,几乎所有的农活都会做。这种农村经历对我的学术生涯是起了非常大作用的,做过农民,你就知道必须实干,埋头苦干。”陈晓明说,“人都讲究踏实和厚道,做人做事跟种地一样,少一锄头,地里庄稼就长不好。我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不敢说取得什么成绩,但是自己真是老老实实地下苦功。在我们这个行当里,如果讲开荒,可能我算挖得比较多的,起早贪黑,没有节假日,这么多年一心都在读书写作上。”
陈晓明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始终关注文学现场、关注中国现实。他坚持不懈跟踪研究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家作品,并从现代性角度思考当代作家的创作特点,阐释当代复杂的文学现象,梳理激烈变革的文学脉络,建构一套理论与激情、诗性与思辨融为一体的中国当代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对学者来说,一生最重要的就是留下的文字可以完整地印刷出版,对我来说是一生的安慰。”在《陈晓明文集》学术研讨会上,他动情地说,自己今年65岁了,曾担任过无数场研讨会嘉宾讨论别人的作品,这是生平第一次办自己的研讨会。“做得好与不好,只能由世人评说。但是我确实倾尽了全心,做了我喜欢做的事情,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