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读书廊: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

作者:张雪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03

□本报记者 张雪娇 文/摄
▲读者在沽读书廊内选书。▶沽读书廊内景。
  3月初,参加首届河南周口伏羲书展期间,《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走进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的沽读书廊。在书店内,记者没有看到有关心灵鸡汤、成功学、教辅等图书,大多是名社大家的人文力作。“我们的品牌调性就是供应高品位的精神产品和生活方式,共情有引领力的群体,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会客厅’。”沽读书廊创办人张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打造舒适阅读环境
  沽读书廊融书店、沙龙、餐吧等于一体,经营面积550平方米,现有人文、社科、经管、文艺等主要类型图书上万种,3万多册。
  走进书店,记者便被店内的“通天书塔”“知识穹顶”所吸引。不同于传统书店,沽读书廊在空间上把图书区和茶座、餐区、背景设计等进行穿插融合,还有3个独立的沙龙房间。
  张弛告诉记者,书店在空间设计上推陈出新,打造了包括“通天书塔”在内的多处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感的景观,是希望运用空间美学为大众读者营造出舒适的阅读环境。
  在张弛看来,经营这样一家实体书店的社会意义在于,让读者多一些与纸质好书和名家视野邂逅的机会,让当地群众多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让大家在家门口接触到一线城市的人文产品供给,为城市增设一个具有时代感的文化窗口,做“先进文化引进来,本地文化走出去”的摆渡人。
  创办两年多来,沽读书廊先后获得“2021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文化空间大赛·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跨界文化空间”“2021年度阅读空间新榜样·优秀社区店”“首届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大会·年度最美书店”等荣誉。

不以畅销为选品标准
  选品是实体书店的核心价值和灵魂。张弛提倡博雅阅读、通识阅读、终身阅读、引领式阅读,不以畅销为选品标准。
  沽读书廊专门组建了由知名作家、资深媒体人、出版专家、名校学者、商业翘楚等10余人组成的选书小组,精选好书、优选版本,力求通过精细且严苛的图书选品,做好“书海淘金人”。“我们希望把‘大家’的阅读视野传递给大家,增强读者邂逅好书的体验感。”张弛说道。
  新时代的书店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它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体验馆。张弛介绍,沽读书廊每月推出4个“沽读优选”阅读盲盒,以其独到的选品眼光和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喜爱,有不少“沽读优选”图书在几个月后会出现在各大权威图书榜单上。
  实体书店不但要保持“帮读者选好书”的底色,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商业边界,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空间和生活方式供应商。怎样兼顾文化情怀与商业运营?张弛试图找到答案。他告诉记者,每到特殊节日,书店都会举办相关主题活动。
  比如今年春节期间,书店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书伴·画临”新春主题绘画作品展,数十幅学院派画作和画家们与读者见面,培育了读者们的美学认知,呼应和延展了书店的文化内涵。
  在拓展商业边界方面,今年情人节和妇女节期间,沽读书廊联合知名国潮品牌金丝猴食品推出了“阅读的味道非常甜”系列主题活动,把糖果和阅读“联姻”,文化和商业嫁接,受到合作方和读者的高度认可。

创新发展“书店+”
  经营这样一家实体书店未来该如何突破重围,办出特色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实体书店的未来经营预期总体看好。”张弛表示,除了现有经营模式的坚守和优化外,沽读书廊将继续拓展视野、延伸触角,“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去别人未曾去过的领域”,比如融入到房展、家居展,装配家庭书房;把合适的图书品种售卖给景区游客;等等。
  在国家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指引下,实体书店可以主动作为,在细分市场、下沉市场上作出尝试和突破。“书店+万物”都理所应当,顺其自然,市场广阔。
  在这方面,沽读书廊已经作出尝试。3月初,在首届河南周口伏羲书展上,沽读书廊精心挑选了一批优质好书和时尚文创参展,受到了参展读者的欢迎和好评。书展期间,书店邀请王跃文、安意如等多位知名作家走进书店和读者粉丝们近距离互动。“作家和读者们都感慨市区竟然有这样一家有都市气质的书店。”张弛表示,大家的认可也给了他们很大启发。接下来,沽读书廊将尝试聚焦服务“中高收入、中高文化程度、中高阶层”这些细分人群和关键群体,他们是实体书店的主要客群,也是引领阅读、传递阅读理念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