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基层党建“四力”

作者:贺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4-0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党员群众常集聚于网络空间、活跃于“指尖”云端。数字技术正日益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驱动力,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已成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选择。
  加强“数字党建”平台内涵建设,使基层党建工作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方式更智能。一是运用VR、AR或AI机器人等数字技术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体验馆。比如基层党支部可建设高清全息投影线上展厅,组织党员群众参加“沉浸式党史观展”活动;建设覆盖社区的AI云广播系统,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可随时随地进行政策宣传和广播通知等。二是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红色专题学习资源。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影响力大等特点,是新时代基层党支部的主要宣传阵地。基层党员可根据个性化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紧跟时代步伐。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行党员队伍管理数字化,是新时代基层“数字党建”的发展方向。一是通过对基层党员队伍进行数字化管理,使支部党员的线上线下学习考勤等日常管理工作变得更轻松高效;可为组织选人用人、考核激励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党员队伍全周期管理和全过程联动。二是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数字素养。在“数字党建”进程中,党员干部可通过参加数字技能培训和进修,持续学习相关知识,拓宽信息化思维,深化对“数字党建”的认识,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从而更有效推动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社情民意的“聚集地”。数字时代给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党组织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一是利用大数据和相关信息技术,收集、跟踪、反馈民意,进入不同“圈层”,感知党员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高效解决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开展谈心谈话、问卷调查和舆情调研,把握不同教育对象的特性特征,从而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亲和力。二是通过“指尖”的便捷操作,加强与基层党员群众的联系。通过新媒体如抖音、快手、B站、微信、微博等方式,搭建与基层党员群众有效沟通的“双线”渠道,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探寻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新方法新模式。
  (3月30日《湖南日报》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