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长出来的作品

作者:杨雅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24

  □本报记者 杨雅莲





  “我要亲手把清溪乡打扮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周立波在《山乡巨变》中写道。1955年10月,周立波告别北京,回到湖南益阳清溪村――他16岁便离开的家乡。他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于1957年年底完成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期待全国广大作家和所有文学写作者共同拥抱新时代、书写新山乡,为人民捧出带着晶莹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文学精品。

  土地靠脚丈量,才会散发出芬芳

  与乡亲同吃同住;只要做梦,梦到的永远是乡村……可以说,“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首批4部作品,就是从田野里长出来的。“对于作家来说,赋予文学新的活力,归根结底要深入生活,没有其他的捷径。你只有走下去,靠脚丈量土地,土地才会散发出芬芳。”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作家欧阳黔森这样说道。

  在雄安新区成立之初,作家关仁山便深入白洋淀王家寨体验生活。在之后的几年中,关仁山一边深入生活进行采风、感受新时代乡村变化,一边持续收集创作素材、捕捉创作灵感、整理创作思路。在深入生活期间,关仁山走村串户,与乡亲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喜怒哀乐。

  “我感恩雪山,感恩生活,感恩草原牧民,我的回报就是不断地写出有关青藏高原的作品。”出生在青海,又在青海生活了差不多40年,是草原牧区给了杨志军生命的意义和写作的可能。对他来说,这片高海拔的山原已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它代表家族传承、土地滋养、风情融入、血脉联系、情感浸润、精神认同,代表生命长河的起源与归属,《雪山大地》属于书写亲身经历的“山乡巨变”。

  贵州有1258866座山峰,欧阳黔森走了应该有一半。《莫道君行早》有强烈的现场感,故事精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欧阳黔森长期深入农村,与当地人交朋友,他说:“故事不是我写得好,是故事本身就很精彩。如何写出好作品、好故事?关键是你要到第一线去,要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汲取滋养。你必须跟当地人称兄道弟,只有在一起,你才知道他们的所想所思,你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生动的故事。”

  因王松有过插队的经历,并于2015年春天又回到曾经插队的地方挂职。3年的时间,给王松的创作带来极大滋养。在修改《热雪》的过程中,王松又多次去农场,不仅仅是关键问题,甚至是一些小小的细节也再次核验,例如1.25斤小麦出1斤面粉等等。一部《热雪》,对于王松来说,就是在田野里生长出来的。

  到第一线去,到鲜活的故事当中去

  “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家肯定要到如火如荼的第一线去,到鲜活的故事当中去,这是作家的历史担当与历史责任。”每次走进乡村,欧阳黔森都有新的收获与感动。与富起来的农民聊天,对方笑得格外灿烂,欧阳黔森笑着说“你笑得像向日葵”,对方也笑着说“我就是向日葵”。《莫道君行早》中的主要人物――紫云镇党委书记龙险峰,在现实中同样有原型,是一位基层干部。当欧阳黔森陪这位基层干部去看一位90多岁的老人时,因为年龄大,老人家根本不记得他是谁。欧阳黔森问这位基层干部来过多少次,对方说记不清了,肯定12次以上。“我觉得奇怪,我说:‘老人家都不认识你,你来12次干吗?’这位基层干部说:‘我必须来啊,他认不认识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认识他,他是我的贫困户、扶贫对象。’”那位基层干部脱口而出的话,让欧阳黔森非常感动,“这些细节是编不出来的,你必须在现场。”

  王松的《热雪》,则从乡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汲取了灵感,在传统文化的底蕴中体现山乡巨变。改到第五稿,王松想到曾经挂职的地方为“评剧之乡”,突发灵感,在结构上对作品进行了调整,每章分别以音乐中的十二律统领。“十二律与我们传统的农历12个月相对应。这农历的12个月,决定着二十四节气,而这二十四节气,又决定着我们先人几千年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时。”王松介绍。

  “我始终认为,从生活出发,从生活的细节入手,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中的真实细节不能编造,更不能简单地罗列一些琐碎的现象。”关仁山曾经写出一系列乡土文学,此次创作《白洋淀上》,让他对如何书写中国大地乡村变化、展现时代新人精神风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面对乡村的历史性变革,作家不能淡然视之、无动于衷。我想将这宏阔、沸腾的建设场景和富有烟火气息的百姓生活上升为成熟的艺术想象。”关仁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