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

群策群力促人际和谐社区和美

作者:张福财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23

  □本报记者 张福财

  社区居民进行“扫黄打非”工作宣传。 桂溪社区 供图

  “这些出版物要警惕!迷信、色情和暴力,披着文化假外衣。”走进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社区服务中心循环播放着自制“扫黄打非”宣传片。宣传片由本社区的小朋友、家长、段警、志愿者等一同拍摄,内容涉及多种“护苗”知识,朗朗上口的三句半让“扫黄打非”更加深入人心。

  晋安区桂溪社区是一个较新的社区,成立于2016年9月,辖区内有福州全市单体最大的居民小区――保利香槟小区,居住着2万多人。大型社区人口多,如何营造健康、向善向上的文化环境?桂溪社区从“扫黄打非”工作切入,不断深入推进。立足辖区区位优势和资源,社区全面延伸“扫黄打非”工作触角,切实筑牢基层“扫黄打非”第一道防线,今年被评为第六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打造近邻服务带

  细化网格管理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桂溪社区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的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推行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等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段警、网格员“多网融合”,织密社区“扫黄打非”工作和文化市场管理组织网络。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将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桂溪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雯靖说,目前,本辖区横向打造了“两委―志愿队伍”管理机制,组织各类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各类活动开展;纵向构建了社区“两委―片长―楼长”三级治理体系,将辖区划分为5个网格,分别配备网格员、居民片长,统筹“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融入网格日常工作中,压实网格员日常工作责任,构建无死角无漏洞的巡查监管网络,实现了“扫黄打非”工作在社区的全覆盖。

  与此同时,各个小区集合楼栋楼长力量,动员小区党员、干部、居民及辖区校园师生加入志愿者队伍,使监督员队伍不断扩大,更好发挥巡查报告和联防协作作用。

  此外,依靠良好的群众基础,桂溪社区打造了近邻服务带,建设高品质社区,盘活社区可利用空间,先后投入约500万元提升社区“123”服务矩阵:建设了一个政治生活馆,近邻广场与两岸广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近邻活动中心、两岸社区交流中心。

  利用这“一馆两场三中心”阵地,以及各个小区内的电子屏、电梯广告屏,桂溪社区播放系列“扫黄打非”宣传视频3万余小时,在社区宣传栏、小区入口、绿化带宣传牌张贴或悬挂“扫黄打非”宣传画和横幅,进一步增强公众自觉抵制非法及盗版出版物的法律意识。

  丰富文化活动

  深入挖掘辖区资源

  记者了解到,社区深入挖掘辖区资源,打造集“教育、服务、活动、成长”等功能于一体的“扫黄打非”宣教阵地。桂溪社区与福州市图书馆合办了桂溪分馆,内有馆藏正版图书5000册,涉及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等领域,其中有1000册都是适合小朋友阅读的各类绘本。

  在开展“护苗”“绿书签”活动时,社区以图书漂流形式,积极宣传“扫黄打非”知识,传递正能量。在馆内组织各类知识讲座、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拒绝“黄、赌、毒”,抵制盗版,支持正版,绿色阅读,文明上网。

  在图书馆内,社区创设特色课程,开展少儿书法、少儿围棋、阅读写作、魔方、叠杯等培训或活动,充实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远离文化垃圾。社区还倡导亲子陪伴,开展母婴照护、心理咨询等“家长课堂”活动,广泛动员居民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让精神文明建设“活起来、动起来、亮起来”。

  “小考拉图书室”的Daisy老师和“鱼儿姐姐”是桂溪社区的热心居民,他们在“社区妈妈故事屋”孵化出了福州市首个儿童公益性诗社――“谷雨诗社”,根据节气特征邀请孩子们参加斗诗大会。如今诗社已攒了60多首儿童诗作。通过创意作诗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黄”“非”,扫除文化垃圾,支持正版创意。

  融入社区工作

  常态化加强联动

  据了解,桂溪社区还把“扫黄打非”工作融入日常各项工作中,常态化深入。桂溪社区在扎实开展平安“三率”宣传、平安小区创建,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同时,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开展做“六有”文明福州人教育,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居民群众的文明行为规范教育,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进人际和谐、社区和美。

  桂溪社区还与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岳峰派出所等加强联系,通过定期走访、民主恳谈、政策宣传、举办活动等途径,让民情民意反馈及时。桂溪社区与各部门通过暗访摸查、实地调查、专项巡查等方式进行摸排,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