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科技媒体如何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杨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15

  □杨平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方向。作为涉农科技媒体,解读好、报道好国家在乡村特色产业上的科技投入与市场规划,对于推动“三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很有意义。《中国农村科技》杂志《封面专题》栏目报道“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通过宣传报道把专项内容送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充分宣传乡村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辐射带动作用和经济社会效益,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发展贡献了涉农科技媒体的宣传力量。

  涉农科技媒体要了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导向

  乡村特色产业存在问题。当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品链条短、同质化严重、科技供给不足、产学研融合不深、农产品品牌化弱、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乡村特色产业科技供给与支撑不足,传统生产与新兴技术应用结合不紧,区域特色产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技术瓶颈,科技创新在支撑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缺乏后劲。

  乡村特色产业专项的战略意义与必要性。如何解决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和关键问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乡村特色产业专项)定位于“支撑发展”,以特征品质发掘和改良为主线,以产加销数字化 绿色化技术为保障,创新集成转化模式,瞄准特色农产品的特征标识,聚焦特色产业的共性核心技术难题,充分发挥乡村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辐射带动作用和经济社会效益。

  乡村特色产业专项将主要解决特色农产品特质性不明、品质评价标准缺失等科学问题;在技术瓶颈上,将解决特色优良适应性品种匮乏、生产加工技术装备缺乏、仓储保质设施落后、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以及乡村数字化绿色化生产水平低、智慧化服务能力弱等技术问题;在体制机制方向上,将解决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不足、创新创业机制缺乏、科技支撑与推广力不足等问题。利用脱贫地区现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筛选优良品种,研发并集成适用性高效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智能化管控等技术与装备,打造乡村绿色宜居与数字乡村融合示范工程,并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或创新型县(市)示范应用,达到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的目的,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涉农科技媒体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成效

  精心采访,了解乡村特色产业专项实际情况。在进行乡村特色产业专项的《封面专题》报道的前期策划中,采编中心选取乡村特色产业专项中“人参等道地药材生产关键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应用示范”“果、柑橘、软籽石榴等特色水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肉羊、奶山羊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杂豆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油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黑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黄花菜、高山蔬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牦牛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共8个项目进行采访。

  上述8个项目在科技部组织实施下,以脱贫地区为主战场,通过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的方式,集成创新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优良品种和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瞄准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和关键问题,结合传统生产与新兴技术应用,攻克区域特色产业关键问题和技术瓶颈,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并示范推广,推动优良品种和技术向乡村下沉。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一批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转变农民生产与经营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产业收益留在农村,把就业岗位留给农民,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转化一批可复制、可落地重大科技专项的科技成果,巩固并提升脱贫成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专题报道展现乡村特色产业专项攻克的难题和成果的转化。作为月刊纸媒,利用大版面、专栏等形式对乡村特色产业专项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报道是最直接、最引人注目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在版面上体现出文图内容,也便于存放。对采编人员的科学素养也是一种提升。采编中心利用版面优势,《封面专题》栏目26个版面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撰写8篇各项目的稿件,重点介绍了乡村特色产业各项目科研人员如何改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规模小、产品链条短、经济效益低的现状,在科学方向上,将解决特色农产品特质性不明、品质评价标准缺失等科学问题;在技术瓶颈上,将解决特色优良适应性品种匮乏,生产加工技术装备缺乏、仓储保质设施落后、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以及乡村数字化绿色化生产水平低、智慧化服务能力弱等技术问题;在体制机制方向上,将解决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不足、创新创业机制缺乏、科技支撑与推广力不足等问题。

  《中国农村科技》的宣传报道,使广大读者和相关行业生产者了解到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成果以及乡村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方向,对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宣传任务结束后,赠刊给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据广大读者和项目实施单位反馈,内容翔实,图文丰富,可读性强,对所在行业和成果转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乡村特色产业专项宣传的感悟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国当前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是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报道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涉农科技媒体,坚守媒体职责,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报道形式,获得了宝贵经验。

  坚守职责、精研业务,是涉农科技媒体助力产业发展的基础。报道“三农”问题,要以中央的一系列涉农政策为指导和前提,同时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深入、细致采访。每一个采编人员要了解“三农”政策和发展现状,要有丰富的农业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有善于与科技人员和农民朋友打交道的思维和心态。

  创新报道形式、加快媒体融合,是涉农科技媒体助力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节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涉农科技媒体要适应和跟上“三农”事业发展的变化,了解和把握媒体变局,清醒研判在新媒体背景下的自身优势、努力方向和发展路径,从而有的放矢创新报道形式、加快媒体融合,把涉农政策和科研成果传递到田间地头、厂区车间,同时也把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好经验、好模式传播出去,使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要素一并传入偏远地区,以媒体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中国农村科技》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