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出版自信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作者:王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15

  □王淼

  在传统图书的营销方面,新媒体也以其低成本、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独特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各出版单位普遍重视的营销手段。微信、微博、抖音成为各出版社图书营销的重要媒介,粉丝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往往可以使纸质图书的销量大幅增加。

  随着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愈发深入,新技术和新媒体也改变了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流程、形态以及营销方式。在未来,我们还要坚定走融合出版之路,推动融合出版向纵深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版自信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则是出版自信的源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出版自信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出版自信,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

  要实现增强出版自信和文化自信进而建设出版强国的目标就必须不断推动出版创新。根据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进行出版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秉承为人民出好书的理念与追求,将双效俱佳的出版物奉献给广大读者。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图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出版史的角度看,我国历来重视对文献典籍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可以说,正是我国历朝历代的典籍整理和编纂工作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存续和被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早在1958年2月就成立了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古籍事业发展迅猛,从保护到整理、从研究到出版、从人才培养到大众普及,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的古籍整理类图书有1800种左右。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270余万部,培训古籍从业人员1万余人次,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通过学术类和普及类古籍图书的出版,我国读者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素养得到普遍提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趋深入,随着我国读者审美趣味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面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近年来,在出版行业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功案例较多。比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出版的《图说敦煌二五四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敦煌二五四窟的壁画及其艺术特点、历史背景,书中还附有《舍身饲虎》《降魔成道》两部文教宣传影片的二维码,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以全新形式展现给读者,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又如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观山海》一书,实际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山海经》解读书,插画师杉泽用3年时间将《山海经》中提到的几百个上古神奇异兽用带有现代色彩的插画重新绘制,每个异兽旁边是对应的《山海经》原文及通俗的白话翻译,整本书的设计和装帧带有魔幻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要增强出版自信,除了努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之外,我们还要很好地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独特的底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和当代的延续,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近几年,王树增战争系列《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的畅销和长销,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星照耀中国》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红岩》的畅销,均说明当代中国依旧需要革命文化,人民群众依旧喜欢高质量的革命文化作品和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作品。作为出版人,只有不断推出反映革命文化、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品力作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才能在建设出版强国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扩大主题出版的影响力

  主题出版是出版业内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板块。主题出版市场近年来持续发力并表现亮眼的原因是,许多出版社采用创新话语表达、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等新方法策划主题出版物,或是对主题出版物选题采取分众化、多层次策划等新策略,对主题出版物的出版进行全流程改革。从近年来的市场反应看,这种创新和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如2018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靠谱》,用“青春”的创新表述方式介绍马克思的一生,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又如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习近平讲故事》获得良好市场反响后,又于2018年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合作推出《习近平讲故事》少儿版,这属于主题出版物分众化策划方式的有益尝试。在主题出版物传播方式的革新方面,人民出版社同样做了有益探索,“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依托中国理论网,将绝大部分马克思主义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进行了数字化转化,方便了读者查阅、比对原文。“党员小书包”是新媒体时代人民出版社开发的一款手机移动APP,也是一个党员学习的新平台,APP中囊括了绝大部分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主题出版物,并且每日更新,使用户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近年来主题出版的持续向好离不开各出版单位在这一领域内不断进行的改革创新。这种改革创新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使主题出版物的供给侧更为合理,更符合广大读者的期待。今后,我们仍要不断探索做好主题出版的新方法、新路径,让这一重要出版领域在凝心聚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加快融合发展,实现出版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新技术、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不再仅仅是纸质资源的数字化。随着知识付费的兴起,很多音频分享软件迅速崛起,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在这类网站上,传统图书以有声书的立体形式呈现给广大听众,一本图书被分成若干较短的音频,满足了时间碎片化时代读者的特殊需求,因而备受读者青睐。反之,有些这类网站上受到听众追捧的、尚未转化为纸质书的热门音频资源也被开发成了线下畅销图书,实现了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的互动与互融。

  在媒体融合方面,市场上基于二维码扫码的视频书和音频书也不在少数。读者通过扫码,即可观看或收听与纸质图书有关的视频或音频资源,这也增加了纸质图书的附加值。在这方面,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基于RAYS系统的“现代纸书”出版运营模式作出了创新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RAYS系统是一款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连接编辑、作者、读者的数字出版平台。编辑在RAYS系统注册后,输入自己编辑的纸质图书信息就可以制作完成这本书的二维码,利用RAYS系统中的各种资源,编辑可以为这本书的二维码配置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读者扫码后进入微信页面,可以观看上述内容,也可以向编辑、作者提问。

  在传统图书营销方面,新媒体也以其低成本、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独特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各出版单位普遍重视的营销手段。微信、微博、抖音成为各出版社图书营销的重要媒介,粉丝众多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往往可以使纸质图书的销量大幅增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融合愈发深入,新技术和新媒体也改变了传统纸质图书的出版流程、形态以及营销方式。在未来,我们还要坚定走融合出版之路,推动融合出版向纵深发展。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离不开推进出版自信、推动出版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编辑,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我们也必须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出版强国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不断增强出版自信,不断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省精神推动出版全流程创新,推动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为人民奉献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出版物。

  (作者单位: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