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诗“话”江西》

古诗牵引共话多彩江西

作者:齐雅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14

  □本报见习记者 齐雅文

  全国两会期间,江西的代表委员传递江西好声音,共话江西发展好势头。《江南都市报》着重推出了《诗“话”江西》特别策划,从不同角度来展示多姿多彩的江西,解读江西强劲发展势头的秘诀,阐明如诗如画发展美景背后的缘由。

  多方面展现江西发展变化

  《诗“话”江西》特别策划总共分为4部分:经济篇、生态篇、建设篇和文化篇,每个篇章主题鲜明、展现全面,主要内容为发展成就、总结成绩经验,而且每个部分都有专属的经典诗句或歌词进行概括总结。经济篇的歌词为“满园春色惹人醉”,生态篇的诗句为“春风又绿江南岸”,建设篇的诗句为“春江潮水连海平”,文化篇的诗句为“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些诗句歌词和相应的内容呼应,被呈现在对应版面的醒目位置,十分吸睛。

  做好整体的内容策划是《诗“话”江西》的显著特点,《诗“话”江西》的做法是摆数据、做总结、重归纳。

  在经济篇的报道中,“这些亮眼的经济数据映照着我们的幸福”一句话表明了整体方向,经济篇的报道重点进行了数据的展现。2022年江西GDP增速全国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中部地区第一等亮眼成绩被放在小标题等位置上。在进行2022年江西经济数据展现的时候,大量的表格、柱状图镶嵌其中,也使得数据有了更为直观的体现。加与减的变化,透露出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传递出温暖人心的民生关怀,展现出迈向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这些亮眼的经济数据,展示出人民的幸福。

  在生态篇的报道中,精简的小标题和总结句则道出了2022年江西的显著成就。由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报道不像此前的经济篇由众多直观数据进行呈现,所以总结性的语句在生态篇会有很多,如“生态成绩年年进步”“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赣鄱大地越来越宜居”“高标准建设美丽江西”。这些精准的短句,让普通读者可以快速领略2022年江西的生态发展情况。

  小巧思呈现特色传播效果

  在《诗“话”江西》特别策划中,春天、未来、希望、发展的元素贯穿其中,在版面设计、标题呈现等处都有体现,也十分契合当下全国两会的时间节点,以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寓意。

  新春伊始,赣鄱大地处处涌动着“拼经济、搞建设”的热潮。在建设篇的报道中,报道聚焦江西各地全力以赴抓项目,促生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在报道中,重大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火热进行中,满弓劲发、持续发力、稳步推进等关键词为此篇章报道注入了力量,充分展现出当下江西快速稳步发展的状态。

  除了在报道本身融入多种关键词和相关元素,《诗“话”江西》特别策划还把春天、古诗、江西等元素点缀在版面设计之中,让单纯的文字报道之外显现出更多的元素。在《诗“话”江西》中,每部分的主题虽有不同,但风格整体统一,连贯性很强。滕王阁、赣江等地理坐标,以及燕子、浪花等元素,都作为《诗“话”江西》的版面元素,贯穿在每一个主题的报道之中,既体现江西特色,又契合春天的时间节点。

  《诗“话”江西》特别策划还十分善于把报道中提到的内容具象化,以简笔画的形式进行呈现,和文字报道进行配合。比如在文化篇的报道中,提到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景德镇瓷器、江西文物和江西红色主题演艺,版面相应位置便配发茶芽、瓷器、文物等简笔画,与文字报道相呼应,小而精美,为整体版面设计增色很多。而这样类似的巧思,在经济篇、生态篇的报道中也均有体现。

  《诗“话”江西》特别策划在新媒体端也根据平台的呈现形式,单独设计,加入桃树、蝴蝶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加入不少动画效果,观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