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文成公主与酥油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3-03
在藏历正月十五,拉萨会举行酥油花灯节,相当于我们在内地过元宵节。2009年我留在拉萨过的藏历新年,也因此,非常难得地过了一次酥油花灯节。
酥油花,藏语称“觉安钦巴”,意为“十五供品”;酥油花灯节,藏语称“美多却杰”,意为“供花节”。在这一天,拉萨八廓街满街搭起各种花架,上面陈列用酥油制作的五颜六色的神仙、人物、鸟兽和花木等形象。花灯点燃之后,宛如群星降落,闪闪烁烁,一片辉煌。当华灯初上、皓月当空,生活在拉萨的各族群众纷纷来到八廓街,欣赏栩栩如生的酥油花。在藏式喇叭、唢呐、牛皮鼓和锣鼓的伴奏下,僧俗群众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顾名思义,酥油花是用酥油作为材料的一种雕塑艺术。酥油花起源于西藏,与文成公主进藏的美好历史传说相映生辉,从某种意义上说,酥油花也是一朵民族团结之花,亦是藏汉民族友好交往的民间记忆。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完婚,历经千难万险,于公元641年到达拉萨。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一尊释迦牟尼像,供奉在大昭寺,藏族人民按照佛教的传统仪礼,要在佛像前供上熏香、涂香、明灯、净水、献果和鲜花,合称“六供”。因时值冬日,六供之一的鲜花无处寻觅,聪明的藏族人民就用酥油塑了一束鲜花供奉在佛像前面。从此相沿成习,品种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文成公主进藏时用酥油塑制鲜花,是酥油花艺术诞生的肇始和标志。
酥油是从牛奶中提取的精华,主要成分为脂肪,纯净洁白,2℃就会融化。酥油细腻、黏性好、韧性好,因此,非常适合塑造可塑性强的艺术品,这是其优点。但易于融化、变质、变色,又是其弱点。所以,藏族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科学而匠心独具的雕塑方法。
酥油花是彩塑。其颜色不是涂抹在塑好的作品上面,而是在未塑前就将各种矿物颜料研成粉末,按一定比例糅合在白酥油中,制成各种形状的颜色坯料。所以所塑花瓣和人物皮肤,质地细腻,色彩柔和,有透明感。
酥油强度小,支撑力小,所以其雕塑之美主要体现在塑上,或者说是以塑为主,以塑小巧精致者为主,充分体现精、繁、巧和玲珑剔透的特点。如果塑大型(如主佛)、较大型物件(如车马、桥梁、亭台楼阁),则用木架做骨架,用酥油加入草木灰打制成韧性高、强度大的坯料裹在骨架上,最后再用彩色坯料敷塑。
酥油花展出时间、条件受到严格的限制。过去只是在冬天进行,现在有空调了,但必须在0℃左右。其实,即便有空调了,展出时间相对长了,仍然存在变色的问题。这就是历来说酥油花“昙花一现”的原因。
酥油花灯节始于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于藏历正月十五在拉萨创办传昭法会时所创,宗喀巴向拉萨大昭寺内的佛祖释迦牟尼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灯,以酥油花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降伏邪魔。与此同时,酥油花越过千山万水,从西藏传入宗喀巴的诞生地青海塔尔寺。塔尔寺接受这一艺术后,吸收融入了汉文化的养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使酥油花成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汉文化的影响不仅在酥油花的制作上,就连塔尔寺的酥油花灯节也按照汉地的习惯,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
1991年,在班禅大师的关心和支持下,塔尔寺的酥油花艺术得以进京,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其中大型酥油花作品《文成公主进藏》引起轰动。
《文成公主进藏》由9个典型场景构成的故事组成:一是巧穿九曲宝石,禄东赞用一只大蚂蚁拴带红丝线穿过了宝石上的九曲回折孔;二是慧识母子关系,禄东赞巧妙地确认了100匹母马和它们的驹子;三是智辨文成公主,禄东赞设法知道了文成公主的特点,从容地从300名美女中认出了公主;四是许婚赠礼,唐太宗对禄东赞的智慧大为赞赏,同意了吐蕃的求婚,赠送了大量的礼品,命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完婚;五是辞别长安,唐太宗率领文武百官在长安西门为文成公主送行,父女挥泪而别,群臣百官依依不舍;六是过日月山,途经青海日月山垭口,文成公主下车小憩,东望长安,毅然西行,泪水涟涟汇成倒淌河西去,垭口两边分别升起了太阳和月亮;七是柏海迎亲,松赞干布亲自率领军队到柏海(今青海省扎陵湖和鄂陵湖)迎亲;八是逻些完婚,文成公主到达逻些(今拉萨,吐蕃王城),藏族人民欢欣鼓舞夹道欢迎,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婚礼,举国上下烹羊宰牛,载歌载舞,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九是敬珍珠佛,松赞干布把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像(有称珍珠佛像)恭恭敬敬地供奉在大昭寺里,并在佛像前献上一束酥油花。
在高2.5米、宽9米的空间里,塑造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豁达大度的唐太宗,英武卓绝的松赞干布,机敏智慧的禄东赞,以及其他200多个人物和为数众多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亭台楼阁、远山浮云。7个故事9个场景有分有合,像诗一样,既是形象生动的,又是抽象思维的,观之动情,审之思远,其立意之高远,构思之精巧,手法之奇妙,令人拍案叫绝。《文成公主进藏》形象逼真地再现出汉藏民族和睦友好的历史场面,不得不说这是酥油花艺术的一个伟大贡献。
因酥油易融化、易变质变色的特点,《文成公主进藏》的酥油作品不能长期保存。但这一作品已成为塔尔寺酥油花展的保留项目,我前些年参观塔尔寺时就见到过。现在,因《文成公主进藏》而兴起的酥油花制作艺术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将在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进一步发扬光大。在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节里,美艳如初的酥油花在一望无垠的青藏高原遍地“盛开”,成为僧俗共赏的和美之花,更是藏汉民族亲如一家的团结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