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男孩》

借幻想之翼理性探讨儿童成长

作者:李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李伟

  原创科幻儿童小说《不完美男孩》(湖北教育出版社)叙写一群孩子的成长经历。2051年基因改造背景下,很多父母花巨资将孩子送进基因改造的π盒子,培养符合自己意愿的完美孩子。男孩杨桃特立独行,对此毫无兴趣,偏偏得到名校英才初中的青睐。同学们疯狂抢夺杨桃的“成功基因”“快乐基因”,一阵风波过后,孩子们感悟到,做一个原生态的自己最好。

  在这部作品中,儿童文学作家邹超颖借助幻想之翼,理性探讨儿童成长的导向议题,开辟了童年叙事的新路径,让读者在儿童发展观上多了一层陌异色彩。其故事主题、表现基调、叙事策略和人物性格的弹性塑造,都脱离了她以往的故事文风和语言积习。这是当代儿童文学异质化书写的生动样本,也是具有理性思考力的教育案例。

  《不完美男孩》不拘泥教育的意识形态,面对基因改造处于优势地位的时代,其思想建立在拯救家长的教育观念上。当家长和学生趋之如鹜追逐完美,纷纷购买π盒子改造基因之时,男孩杨桃的出现,就显得势孤,可是他的行为和内心,却没有不堪,相反,他还成为那些基因改造孩子们争相追逐的高光者。

  是什么原因造成小说戏剧性的思想转换?是文本中体现的充满理性精神的教育思想。

  一个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让他成为一个真实的孩子,而不是揠苗助长,泯灭天性,成为所谓的完美孩子。自由的思想、正常的情感,有责任心、有爱心、有童心、有想象力,特别是有获得快乐的能力,这是一生的幸福之源。

  杨桃是快乐的,他有获得快乐的能力。幼儿园时,他抠下一个女孩子衣服上的亮片,在地上摆了一只小狗。他握着水壶背带原地转圈。他用塑料袋灌水当成水弹扔出去,一瞬间地上就会开出一朵水花。泡脚时,他将艾草贴满脚面,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绿色的怪人。他给小树林的树取了名字,比如小灰、胖嘟、象鼻……

  是哪些因素,让杨桃如此快乐呢?一是有遗传的快乐基因。二是有一颗宽容的心。三是一切都顺其自然。四是被关爱。杨桃的父母,一个是口技演员,一个是作家,都是很快乐的人。杨桃在学校被同学欺负、戏弄,妈妈和他一起到学校寻求老师解决,并没有和那些欺负他的同学死磕。杨桃的爸爸也从不贬损儿子,总是千方百计保护孩子自尊心。

  当然,小说中杨桃获得快乐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帮助他人、爱护小动物等等。这些快乐寻取方式,实则召唤我们重新认识儿童成长与社会的关系、与家庭的关系、与学校的关系。

  从思想性而言,《不完美男孩》引发读者思考教育本质,改变对儿童成长的评价。什么是完美孩子?有没有完美孩子?完美是不是一个孩子的成功标配?杨桃就是答案,他是切合时代的朴素教育理念的感召和回归。小说适度的教育理性张扬,借助幻想之翼抵达主题的尝试,带给我们无穷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