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声老师》

爱是师道的底色

作者:朱永新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朱永新

  当我翻开黄蓓佳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叫一声老师》(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一股熟悉而亲切的气息扑面而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中读出了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它也是中国千万教师共同追寻的教育理想。书中描写的那些平凡质朴又各怀教学绝技的老师,师生之间那些趣味横生、令人捧腹的日常生活,都让我格外亲切、动容、感慨。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写出了中国师道的底蕴和精髓,那是一种不求回报、相互成就的师生之爱。这种爱在小说中是从3个方面体现的:

  爱,首先意味着彼此间的信任和珍惜。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黄蓓佳也是这样解读师生关系的。我们看到,在《爱笑的慕老师》中,慕老师希望自卑的小改掉含胸驼背的习惯,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小,不断地提醒、督促小。小因此感受到了慕老师那颗对学生满怀期待的心。当慕老师在生完孩子回到学校之后,已经与老师分离几个月的同学们仿佛突然间懂事了。为了让老师能早点儿给小婴儿哺乳,一下课,男生替慕老师打开教室门,女生们拥上讲台帮忙擦黑板、收拾课本教案。这种对老师发自内心的珍爱,让人动容!

  爱,还意味着用智慧去探索,用毅力去攀登。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必定要求教师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在探索中完成自身能力的升级。教学相长,有智慧的老师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渐渐拥有自己的教育个性,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并获得专业上的成就。《河流之王》里的万老师是全县教小学地理的头牌老师,他不仅有一套非常有创意的、灵活又独特的教学方式,还会对学生进行“密集的知识轰炸”。这让学生在小学毕业后的几十年人生中“始终对地图有兴趣,对旅行和各地的风物特产有兴趣”。《小城数学家》里的钱老师大胆地起用数学很差的小当课代表,用自己恰到好处的关注、鼓励,让小无法再回避数学。在他的帮助下,小的数学成绩飞速提高,一个女孩因此被改写了命运,这毫无疑问是一种教育智慧的体现。

  爱,更意味着将彼此视为有尊严的、独立的个体。真正的师道必然散发着人性的光辉:教师能在教学中发现自己职业的魅力,做一个善于享受教育生活的人;学生则能够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小城数学家》里的钱老师精通课堂教学,同时他也有自己的爱好――研究费马大定理。虽然他痴迷证题、最终梦碎的过程带有悲剧的色彩,但他让学生们看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音乐课》中,爱老师就是孩子们心目中“美”的化身。即使在灰扑扑的年代里,她依旧专注于对美的表达,她的音乐课之所以那么让人陶醉,她本人之所以被那么多孩子喜爱,是因为她具有完整的灵魂和人格。她给了孩子们最早的审美启蒙,让孩子们看到了“凡俗世界里的光”。

  这就是黄蓓佳在《叫一声老师》中呈现的师生之爱,也是我心中教育的最高境界:老师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编织在一起,师生双方共同感受教育的温暖,从而拥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