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集――设计文化论》

设计事理学,不是颠覆而是回归

作者:赵召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赵召阳

  工业设计成为一门整合人类“需求、制造、流通、使用”等“关系”的学科只有短短百余年,然而作为人类谋生存的创造――“设计”的智慧却与一直伴随人类改造生存条件的实践与认识世界发展。“中国工业设计之父”柳冠中从中国的资源、所处国际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出发,研究当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问题,探索中国人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将1980年至2020年这40年来的研究、经验、发言、论文集合成册,既是总结,也是呼吁,更是昭示,其思想丰富而深刻,其可操作性明确而切实。

  《苹果集――设计文化论》(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系柳冠中40年来在设计研究领域辛劳播耕、艰苦求索、果敢采撷的智慧之果,该书以论述工业设计的概念、意义及基本方法论为起点,进而以揭示人类不同文明阶段的表、中、深层文化结构为线索,对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与工业设计作了鞭辟入里的论述,提出设计是“协调人―产品―环境”三者关系的创造活动,设计是“创造新的使用方式”以及“共生美学观”等新颖、深刻、极具创造性的思想。同时又将系统的理论阐述、作者本人设计实例以及国内外设计实例的剖析,相渗相融,构筑起一个坚实而有说服力的思想体系。

  本书中多次提到“设计事理学”这一概念,上世纪80年代由柳冠中带入中国并得到系统地阐述和挖掘,最终形成了事理学论纲。这一理论包括形而上的、方法论层次的理论思考,对设计历史、设计文明以及中国传统造物文化脉络的梳理,也包括经验层面的系统总结。

  事理学批判了对于形式表面的迷恋,转而关注事件本身的内在价值,抓住了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一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一层层剖析问题,不仅是解开了人们面对设计问题时的困惑,也展现了事物本质层面的价值所在。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国内外及自身参与的设计案例,论述我们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东西,是“事”而不是“物”。以水杯为例,我们需要的是解决口渴的这件事,而不是一个杯子;以灯为例,我们需要的是解决照明这件事,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灯的问题。“事”是一个综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是纵向加横向的扩展。

  让设计回归“事”的本身使命,解决它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实事求是,是发展的基础。柳冠中看中了这个本质性的问题,而他的设计事理学理念也必将影响更多的人,为中国的进步作出更大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