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中国之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丛书”
夯实“中国之治”基石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2-23
□周伊凌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战略地位。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目标”需要“中国之治”保驾护航,可以说,“中国之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特定背景下,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要想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走出一条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新道路。
基于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学习、理解和研究,广东经济出版社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山西经济出版社联合策划出版了“中国之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丛书”。丛书共5个分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构建现代化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更具活力的所有制结构》,主要作者迟福林、张卓元、宋晓梧、薛澜、范恒山均为在各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丛书在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展开,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主线,对我国构建现代经济体系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丛书充分吸收新发展阶段以来党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果,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层次分明,数据充分,实证严谨,站在历史新的更高起点上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理论阐述与探索。如《建立更具活力的所有制结构》一书,从经济治理角度对生产力、所有制结构与经济活力内在关系进行剖析和总结;又如《构建现代化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一书,从科技创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入手,就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建设贡献思路。这些对于深化和开创中国经济新发展、新格局、新动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激活经济新活力,发展经济新动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希望丛书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及经济体制改革建言献策,助力我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