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光荣与梦想 使命与担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3-01-17
□本报见习记者 张博
一元复始,新故相推。创刊于1983年1月1日的《经济日报》在年终岁尾辞旧迎新中迎来创刊40周年。四十载沧桑砥砺,四十载春华秋实,这份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潮而生、记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报纸在创刊40周年之际,用一份特刊铺展着自己的光荣和梦想。
不忘初心 笃行不怠
在《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报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祝贺。殷切嘱托重似千钧、字字珠玑,不仅肯定了《经济日报》的辛勤付出,更为《经济日报》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济日报》在社论中表示,“使命在肩,征程向前。我们将牢记嘱托、不负厚爱,续写新华章,再创新辉煌。”“今天,我们开启了又一段逐梦征程。以忠诚、使命、奉献和专业的精神,描绘时代画卷,奏响时代强音,我们必将赓续荣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的航程中,标注出《经济日报》的分量。”
同时,在《庆祝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中可以看到,《经济日报》以《发扬好传统 谱写新篇章》《岁月壮阔党报情》《守正不惑 创新不老》《不负韶华 担当使命》一篇篇文章,书写出《经济日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经济日报》新篇章的决心。
此外,特刊通过《时间向前 我们向上》篇章,用《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关广梅现象〉系列报》《“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等一个个“历史印记”,诉说着《经济日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政治家办报原则,以及勇向潮头立、充分发挥经济宣传舆论压舱石作用。
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化的编排方式,《经济日报》在为读者呈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同时,也展现出其与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同频共振的砥砺奋进历程。平实中不乏高度,热烈中不乏细腻。
内容丰盈 生动鲜活
一段段激扬文字、一串串奋斗脚印,在刊首语《应运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写在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之际》一文中,《经济日报》用一个个镌刻时代印记的“坐标”,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瞬间,让读者可以充分了解《经济日报》40年来的过往变迁,有效地起到了引领整个特刊的作用。
在特刊中的海内外人士寄语中,通过《从读者成长为学者》《讲好中国经济故事》《为经济发展鼓与呼》《架起沟通中外桥梁》《展示中国了解世界》等内容,读者可以看到读着《经济日报》成长起来的学者――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经济日报》的老朋友、老作者、老读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与《经济日报》有着不解之缘的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以及南非外交部副总司长阿尼尔・苏克拉尔、韩国经济新闻社社长金正浩等。这些读者的寄语,让我们看到了40年来《经济日报》和时代同行、与世界共振的历程。
通过丰富充盈的内容、鲜活生动的案例,特刊还让读者看到了从现代化智能采编大楼到地标性经营管理综合体,从涉及不同领域的直属企业到遍及世界各地的采编网络,《经济日报》在做强中央党报、经济大报舆论引导力的同时,已将事业发展的触角伸向全球,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懈努力奋斗。
图形相适 寓意深远
往者可追,来者可期。“《经济日报》2022年全年发行量超110万份”“经济日报新媒体账号粉丝数量逾1.53亿”“《时间向前,中国向上!‘十画十说’中国经济历史性跃升!》融媒体产品集纳了图文、视频GIF图等内容,在《经济日报》各平台的传播量累计超1.8亿”“《经济日报》主办的建党100周年短视频征集活动、‘春节七天乐’摄影大赛等,参与征集活动人数近4万人次、征集图片视频作品近8万件、总传播量超10亿次”……
在“数读经济日报”版,特刊不仅通过一个个醒目的数字向读者展示《经济日报》四十载的春华秋实,而且以“数字+图形”的方式加以呈现,醒目又生动。如展现“26个驻外记者站”,特刊便在地球图形中,以小圆点的形式进行“钉点”展示;呈现“40年来,经济日报社职工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6人”中,特刊则用56个象形人物小图进行凸显。
飞驰前行的“复兴号”、振翅苍穹的国产大飞机C919……特刊还将象征中国速度、象征中国科技水平的成果,以象形图的形式与阿拉伯数字“40”和生日蛋糕进行有机组合,向读者展示我国经济蓬勃向上的朝气,以及《经济日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守正创新的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刊的版面设计中,奔涌向前的巨浪贯穿该特刊始终,这象征着《经济日报》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勇毅前行,以及我国经济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在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破浪前行。可谓是寓意深远,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