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类

仰望星空 享受生活

作者:洪玉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30

  □本报记者 洪玉华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太空牵扯无数目光。出版界也不负使命精彩再现,《飞船返回记:中国载人飞船返回搜救的故事》《中国科技之路・航天卷:北斗导航》从不同角度讲述逐梦太空的故事。前者再现了13次飞船返回寻找和航天员搜救历程,后者介绍了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

  太空探索背后是科技支撑,更有精神力量。《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展现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磅礴力量;《大国脊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奋斗人生》则收录35位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科学报国的故事。

  此外,《迈向深海:深海观测知多少》《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AI未来进行式》《细胞简史》等图书打开不同科学之门,展示科技魅力。

  图书不仅引领读者仰望星空,也陪伴大众感知生活、享受生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国人的诗意生命美学》精选系列组画,并收录与王蒙等名家的对谈,在文化时空中展开对自然、天地、岁月、人生的思悟;《敦煌岁时节令》将二十四节气与敦煌壁画、塑像、文献相结合,令古老的敦煌壁画“活”了起来。

  谈生活绕不开健康与舌尖。《长寿时代:做个健康的人》对树立健康理念、正确面对疾病以及引导健康生活方式等给出科学解读;《胃,你好吗?》则具体针对大众关注的胃部困扰和疾病,做出专业又通俗的解答。

  中华美食妙不可言。《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梳理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脉络;《中国味道:香料与调料的博物学》则追溯了约50种调料、香料的历史;《节庆里的故乡》尽展40种乡村节庆习俗,再现生活的喜怒哀乐。

  生活中有美好瞬间,也难免有艰难时刻。《与未来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是与年轻人的对话,书中谈收获、希望,也直面遗憾、懊悔、困惑、失落。穿过时光的层层涟漪,终究要面向未来。未来有种种不确定,但正因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科技生活分榜(40种)

  《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

  《崇礼博物散记》

  《北京烟树》

  《长城就在屋檐下:长城非遗游》

  《觅食记》

  《节庆里的故乡》

  《怎样在太空中敲钉子:我的国际空间站生活》

  《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中国人的诗意生命美学》

  《运动:地球的生命密码》

  《迈向深海:深海观测知多少》

  《大脑通信员:认识你的神经递质》

  《一天一朵云》

  《遇见科学――院士专家讲科学》

  《与未来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成语里的中华科技》

  《长寿时代:做个健康的人》

  《AI未来进行式》

  《一只早飞千年的鸟:中国古代气象观测与测量科技》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

  《舌尖上的元素》

  《人文地球: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看懂芯片原来这么简单(漫画版)》

  《敦煌岁时节令》

  《中国科技之路・航天卷:北斗导航》

  《大国脊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奋斗人生》

  《开天辟地:宇宙演化理论》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中亚行纪》

  《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

  《手艺里的中国:指尖上的华夏文明之美》

  《植物,不说话的邻居》

  《细胞简史》

  《秦汉的飨宴》

  《胃,你好吗?》

  《手艺里的中国》

  《中国味道:香料与调料的博物学》

  《从深海到深空:科技征程的中国坐标》

  《太空的见证》

  《飞船返回记:中国载人飞船返回搜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