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

传承中华文明 体悟历史厚重

作者:郝天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30

  □本报记者 郝天韵

  回顾2022年出版的诸多社科类好书,传承红色血脉、深挖文化内核是其中的一条主线。

  《文物中的红色基因》带领读者探寻文物背后的伟大历史;《红色气质》依托珍贵照片回顾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以来走过的道路;《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1919―2019)》记述百年来中国青年围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主线。这些书让读者感受时代先行者们情感的真挚、精神的执着、信仰的坚定、斗志的昂扬,感触恢宏历史深处幽微细致的场景瞬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以巨大的创造力书写出了令世界赞叹不已的人类传奇。何谓“中华文明”?其蕴含的思想精华有哪些当代价值?围绕这些话题,一部部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精深之作应运而生。《中华文明五千年》全景展现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全面解读中华5000年传统文化;《儒学今读》在当代语境里阐发儒家核心思想,讲清儒学的价值;《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揭示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诸子与诸国: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为读者理解古代中国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带领读者读懂、读通、读透中华文明。

  这一年里,考古、故宫等话题持续受到大众关注,更有多本书名中包含中国、谈古论今的佳作问世。《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故宫三书》全面揭开600年紫禁城建筑的隐秘角落;《溯源中国》揭开上古中国的神秘面纱;《从考古看中国》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这些图书集中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成为让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一环。

  

社科分榜(40种)

  《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

  《故宫三书》

  《儒学今读》

  《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

  《文物中的红色基因》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红色气质》

  《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

  《大唐气象》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中华文明五千年》

  《溯源中国》

  《中国青年运动一百年(1919―2019)》

  《六千里运河 二十一座城》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

  《中国的河山》

  《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

  《从考古看中国》

  《宫殿简史》

  《中国文化之根:先秦七子对中国文化的奠基》

  《好玩儿的大师:赵元任影记之学术篇》

  《敦煌三书》

  《匠心致远:影响全球文明的中华工匠技术》

  《汉家的日常》

  《以史为鉴:中华文明的演进与选择》

  “中华经典通识”丛书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初编》

  《诸子与诸国: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

  《天地人生:中华传统文化十章》

  《葛剑雄说城》

  《典故中的中国》

  《字说中国:汉字里的生活世界》

  《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

  《中国金银器》

  《考古那些事儿》

  《谷物的故事:读解大国文明的生存密码》

  《故园惊梦:园林里的中国》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讲义》

  《瓷器改变世界》

  《旧都新城:近代北京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