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杭州邻里图书馆挂牌

激活公共阅读服务微循环

作者:黄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26

  

红梅社区・杭州邻里图书馆成为居民阅读好去处。

本报记者 黄琳 摄

  本报讯 (记者黄琳)“杭州邻里图书馆”项目启动暨首批试点授牌仪式近日在杭州市上城区红梅社区幸福邻里坊举行。现场为首批20家杭州邻里图书馆授牌,同时成立了杭州邻里图书馆志愿服务队和杭工信・杭州邻里图书馆共富慈善信托。

  红梅社区属于“老杭州”地带,这里有2600多户居民,对阅读和文化活动的需求强烈。“所以,我们在社区的幸福邻里坊共富综合体中建立了杭州邻里图书馆,人气很旺。”上城区图书馆馆长杨艳晖介绍,“以杭州邻里图书馆的建设为契机,我们将结合上城地域文化特色,激活公共阅读服务微循环,打造精神共富的上城样板。”

  “杭州邻里图书馆”项目是在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下,杭州图书馆、浙江省文澜图书馆事业基金会和杭州市各区、县(市)公共图书馆合作,以平等、开放、共享为原则,挖掘整合社会力量和各方资源,打造集学习交流、阅读分享和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阅读空间,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公共阅读服务。

  首批20家杭州邻里图书馆主要设立在上城区、西湖区的社区和楼盘中,聚焦周边居民尤其是“一老一小”等群体的阅读需求,提供免费图书借阅和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

  在上城区的金都华府・杭州邻里图书馆,读者施先生每周都会带孩子来借书。阅读的便利让施先生赞不绝口:“非常方便,走路用不了5分钟,想来就能来。更重要的是,图书馆虽然小,但与杭州图书馆打通,相当于拥有了整座图书馆资源。”

  杭州邻里图书馆不仅把图书送到居民家门口,更以书为媒,密切了邻里关系。西湖区图书馆馆长边国尧感慨,邻里图书馆把公共图书馆资源配送到家门口,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许多家庭交换图书看,交流读书体会成为常事。

  在杭州邻里图书馆借书,规则与在杭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借书相同,每人一次最多可借20册,借期最长55天;还书可以到任一通借通还服务点。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表示:“杭州邻里图书馆让服务有效深入到基层。统一的管理和规则,让服务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成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有效载体。”

  目前,“杭州邻里图书馆”项目已列入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城市范例第二批试点名单。未来,杭州邻里图书馆将持续扩大建设范围,逐步覆盖至杭州市各区、县(市),尤其是偏远地区,计划至2024年末共建成1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