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山东教育出版社国际合作部主任钱锋:
以名家名作推动中国声音的世界表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19
□本报记者 袁舒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山东教育出版社不断强化出版特色和内容优势,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名家原创精品童书两条线,着力推动一流作者的一流思想内容走出去。在提升内容产品输出品质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海外合作渠道,版权输出范围逐年扩展。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山东教育出版社国际合作部主任钱锋,请她分享了山东教育社的做法和经验。
一问:10年来,山东教育社在版权贸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钱锋:截至目前,我们已有160余种图书版权输出至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埃及等20多个国家,多种图书实现了多语种多册次输出。
《中国民艺馆》《梁晓声童话》《有鸽子的夏天》等50多个项目获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工程的资助,资助总额782.29万元。
70种外版书实现出版,1种已经再版,3种图书获优秀版权输出奖。1种图书入选国家走出去基础书目推荐目录。1种图书入选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种图书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推荐选题目录。《中外文学交流史》和《季羡林评传》多语种版权输出分别入选“一带一路”出版合作典型案例。
为增强国际传播力,我们先后在大型国际书展平台成功举办多场版权输出签约活动。2022年,山东教育社荣列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第63名。
二问:能够取得走出去的丰硕成果,山东教育社有哪些经验?
钱锋:我们通过与知名作者的沟通,策划完善选题;通过与版代中介和国外出版商的联系,拓展输出渠道;通过展会、研讨会,利用纸媒和新媒体发布书评书讯,扩大宣传影响;通过设立海外平台,实施本土化发展。这些积极的实践与探索,结出了累累硕果。
三问:山东教育社在走出去上有什么创新做法?
钱锋:我社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线上线下全面推动版贸合作,2015年成立对外合作部,积极与海外版贸机构合作,利用多年来我社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精品力作、原创儿童文学方面形成的内容优势,从大部头到小而精的童书,从学术专著到《美在乡村》等现实题材的精品图书,多渠道探索输出原创精品图书。
四问:10年的实践中,你觉得最有效果的举动是什么?
钱锋:我社以名家名作为引领,积极推动单品种多语言输出,努力践行国家对图书单品种多语言输出的倡导,截至目前,已有多种(套)图书实现了多语种多册次输出,《中外文学交流史》共17卷,已输出13个语种,其中10卷获得了国家走出去重点工程项目资助;“中国民艺馆丛书”(第一辑,10册)2019年出版,已输出10册3个语种,其中7册3个语种获得了国家出版走出去重点工程项目资助;《刘海栖原创童话》(3册)2020年出版,已输出3个语种6册,均获得国家资助。
五问:山东教育社如何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走进去?
钱锋:我社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拓展对外推广模式,推动选题的本土化策划与写作以适应海外市场,于2017年8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成立了澳山国际教育出版公司,2018年5月在罗马尼亚成立了中国主题编辑部,依托这两个本土化平台,“文明基因・孝诚爱”系列英文版、《九月寓言》、《归旅记》、《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中东欧卷》罗马尼亚文版等项目相继落地。
六问:山东教育社在国际宣传上如何发力?
钱锋:我社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书展,先后在印度新德里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伦敦书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等国际书展平台成功举办了数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版权输出签约仪式和新书发布活动,提高走出去图书的社会影响、学术影响和对外传播力。
为提升我社在海外的影响力,我社与法兰克福书展旗下电子期刊《出版展望》签订了合约,发布和推介我社版权输出重点图书,为推动我社图书走进欧美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七问:山东教育社走出去的图书类别有何侧重?
钱锋:我们着力开发优秀儿童原创精品,把中国大作家为孩子所写的童年之书、美德之书,传递给世界读者,为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如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首套儿童文学作品《梁晓声童话》,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的《爱的川流不息》,均为“大家写小书”的典型范例。这些书以讲故事的方式,将真善美等中国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带给国际小读者,拨动孩子们的心弦,伴随孩子们的成长。
八问:学术出版走出去有何诀窍?
钱锋:我们借助重要作者背后的优质学术资源,与海外出版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的版权输出合作。多语种开发不仅有学术价值,更有助于向国际社会,尤其是东西方学术界传播中国与世界各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和文化交流,对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
九问:你认为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国际影响力?
钱锋:我社积极利用国际书展平台,特别是中国主宾国活动,邀请国外知名外交家、作家、评论家、插画家以及知名出版机构联合举办出版座谈会暨图书版权输出签约仪式、新书发布活动,为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问:山东教育社如何保证译著的翻译质量?
钱锋:我们组建了一支由中华图书贡献奖得主、海外中国文化研究者、翻译家组成的译者队伍,保证了译著的翻译质量、翻译进度。例如,印地文、英文版《季羡林评传》翻译是印度尼赫鲁大学中文系教授、汉学家狄伯杰;波兰文版《古船》由波兰华沙大学中文系教授、汉学家李周担任翻译;《九月寓言》罗马尼亚文版由罗马尼亚驻中国大使馆原文化参赞、青年汉学家鲁贝安执笔翻译;《归旅记》由罗马尼亚原驻华大使、北京罗马尼亚文化中心主任鲁博安担任翻译。这些海外汉学家译者除了学识、语言优势,都有很深的中国情结,提升了译著的文化质量以及在各国的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