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主题童书出版的全新探索

――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勐宝小象》为例

作者:曾亚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2-12

  □曾亚真

  《勐宝小象》是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重磅推出的精品主题童书。该作品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以云南象群北上南归事件为题材,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是主题出版与儿童本位兼具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目前,该作品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022年度“闽版好书”、2022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推荐榜。

  《勐宝小象》是福建少儿社对生态主题童书出版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作为本书的策划人及责任编辑,我从该书的选题策划、作品内容及出版营销3个方面出发,谈谈新时代下生态主题童书出版的契机、生态主题童书创作可尝试的方向。

  一、新时代孕育着生态主题童书出版的良好契机

  选题策划能力是现代编辑必须具备的硬功底,选题的好坏也能真正体现一个编辑的功力如何。从热点新闻中挖掘好选题并不鲜见。紧扣社会热点的图书,也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关注度和讨论度。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热点事件中找出具备出版价值的题材?

  我们可以从国家的政策导向中抓住热点背后具有出版价值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这些报告中我们发现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愈加重视,而这次的云南象群北上南归事件,则生动、立体地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和成效。这是当代中国发生的精彩故事,也是应该讲好的故事。《勐宝小象》也就这样应运而生。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新高度,这一时代背景孕育了许多值得挖掘的生态童书选题,为生态主题童书的出版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应意识到自身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围绕未来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碳中和、绿色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热点,充分开发具有社会价值的生态文明选题。

  二、新时代生态主题童书创作的方向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用阅读开启对他们生态环境的理解和关心,无疑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生态环境教育不仅是知识灌输,更应该是情感熏陶和行动倡导,只有孩子从意识和行动上做出改变,才真正算是生态环保教育的成功。我们应该为新时代儿童奉献怎样的生态题材作品?

  (一)文学与科普相结合

  纵观童书市场,有关生态主题的书籍,体裁多种多样,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散文。文学作品有天然的以情动人的力量,但生态主题不同于其他题材,它关系到自然、人类、地理环境等科学学科的方方面面,如果单纯靠文学作为唯一的表达形式难免会显得单调片面。新时代下的小读者,需要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而融合科普知识的文学是值得尝试的方式。《勐宝小象》创新地将文学与科普相融合,成功地将科普做软,将文学做硬。

  首先,构建生动的故事是前提。决定一部作品能否吸引读者、感动读者的一个要素往往是它能否有一个生动、有趣、优美、精致的故事。不过,要从一个新闻事件出发,构思出一部精彩生动的长篇故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对于这次野象北迁事件,每天都有媒体进行详细报道,关于它们的一切,都很真实地展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如果仅仅只是复述这次事件,那称不上创作,更不能打动人。作为云南当地作家,湘女十分熟悉自己的生活沃土――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想象,构建出一个人象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同时她也是一个具有娴熟写作技巧的优秀作家,她笔下的“小蛮”“拉勐大爹”“岩蚌”无一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将生动有趣的故事与科普知识巧妙融合。在讲述祖国边地人象和谐共生的感人故事的同时,将云南象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有关知识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获取丰富的动植物、气候、历史和地理知识。从《勐宝小象》中,孩子们会知道勐巴拉大森林属于热带雨林,植被丰富,种类繁多,拥有“占全国五分之一还多的植物种类”和“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野生动物物种”,是动植物的天堂。那些关于野象生活习性、种植农作物、救助野生动物的相关知识,也会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穿插出现,为常年生活在城镇中的孩子们带来对“他处”的陌生与惊奇。

  除此之外,我们还联合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精心制作非常有趣的亚洲象独家科普视频,为作品提供“增值内容”,小读者只要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即可观看。这些视频让小读者对亚洲象有更为直观的认知,能让他们受到科普和文学的双重熏陶,从理性和感性上建立起更为完整的生态文明观念。

  (二)儿童本位的创作观

  新时代下,生态主题童书的创作也应从“教育儿童”的时代走入“为儿童”的时代。儿童本位的创作观应深入每一位儿童文学创作者的心中。《勐宝小象》以万物有灵的思维模式,描写出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角色形象。作者湘女用清新明快的笔触,让天真烂漫的小象勐宝、纯真机灵的小蛮、爱林如命的拉勐大爹等故事形象跃然纸上,使得孩子们对他们的悲喜感同身受,并从他们的故事当中感受到善良、友爱、和睦、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等宝贵品质。

  浅语化的创作风格也让作品童趣十足。例如,在描写野象数量之多时,湘女这样写道:“三百头大象啊,这个数目可不是说着玩的。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三百头大象一起站在你面前,全都冲着你扇耳朵、甩鼻子,那会是个什么样的场景?那简直就像一股洪流,瞬间能把你冲得稀里哗啦。”浅显的比喻让小读者们直观地感受到象群的强大,既活泼有趣,又令人印象深刻。正如作家曹文轩所说,《勐宝小象》是一部“典型的儿童文学”,也正如作家徐德霞所说:“儿童文学作品不管反映多么厚重的主题,都不应该脱离儿童,也不应该脱离文学。《勐宝小象》既是儿童的,又是文学的,它做到了。”

  (三)具有时代性的生态文明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个体对自然的接受,到人类群体作为加害者破坏自然,再到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转变。而《勐宝小象》的创作基点就是这样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发展和保护要双赢,不能为了保护就遏制了人类的发展,就像书中所传递的“以大森林为生的岩蚌最终与象群家族和解”“人类善待自然界,自然界也会善待人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始终肩负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责任。我相信未来我们会有更优异的生态题材作品奉献给新时代儿童。

  (作者单位: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