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提升现代传播能力 建设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

作者:南报轩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1-08

  □南报轩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资料图片

 

  作为中国最早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且成效较明显的传媒集团之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南方报业)从2013年起,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目前,南方报业拥有5家报纸、6种期刊、11家网站、6个客户端、超400个境内外社交平台机构账号、1家出版社以及3000块互动触动屏、1万平方米户外LED大屏的报、刊、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体系,覆盖用户超过2.5亿人,现代传播力稳居全国前列,是广东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舆论阵地之一。2021年,南方报业入选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认定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南方+”:广东省委省政府第一权威移动发布平台》等10个项目入选全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媒体改革发展的命题:

  将内容生产传播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巨变,南方报业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生存发展,必须回到媒体的自身变革上来,回到传播力建设这个根本上来。

  聚焦主责主业,将内容生产传播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南方报业始终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构建报、刊、网、端、微、屏传播矩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浓墨重彩,大会期间,南方报业各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共推出报刊版面超过530个、新媒体稿件1000多条、总阅读量4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将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两个合作区”外宣报道以19种语言在近1000家境外媒体刊播,覆盖境外受众超10亿,全方位讲好中国故事、广东故事、大湾区故事。

  加快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融合发展走在全国省级媒体前列。南方报业坚定不移建强自有平台,南方+经过7年建设,发展稳健,拥有400多个频道,日活超600万,年发稿量超百万篇,成为全国省级主流媒体客户端的标杆。同时,南方报业各媒体特色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南方网以技术驱动引领数字化转型,“内容+技术”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明显;《南方农村报》深入实施“三农”智媒融合转型工程,推动媒体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服务广东“三农”工作的全媒体平台;《南方周末》付费智媒计划将内容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国内媒体知识付费的应用范本。

  围绕主责主业开展经营工作,传媒经营稳步增长。传播力提升带动了竞争力的提升,南方报业以“传媒+”思路拓展多元文化产业,推动传媒经营可持续发展。目前,南方报业新媒体和多元化收入占比超过六成,营收结构持续优化,可谓“旧业还在,新业初成”“此长彼长,此优彼优”。

  重建传播力的探索:

  “三个一体化”构筑媒体融合新生态

  媒体作为社会信息流转的介质,传播力是最根本、最基础的能力。为提升现代传播力,将纸媒时代的发展优势转移到互联网阵地,南方报业的实践之路大致可概括为:以合理介质组成媒体融合生态,战略层面实施“三个一体化”――内容一体化生产、技术一体化支撑、经营一体化统筹;战术层面实施“四化”――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在此过程中,果断自我革命,突破体制机制掣肘,培育南方名记人才,引领整体发展变革,提升品牌和影响力。

  这里的媒体融合生态,指的是气质相近、逻辑相洽的多种媒体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媒体生态。比如《南方日报》、《南方》杂志和南方网、南方+客户端都是党的权威媒体平台,可以组成一个生态;《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南都娱乐》以及奥一网、南都APP、N视频、各类第三方平台账号都是基于都市类媒体发展起来,可以组成另一个生态。在同一生态中推进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

  内容一体化生产,就是整合同一生态圈内的采编力量,形成一支队伍、一个系统服务报、网、端、微多个介质、生产各类产品的一体化生产新格局。比如《南方日报》的采访力量和资源较强,南方+就不另设采访队伍,南方网记者也不会与《南方日报》记者重复生产。同时,《南方》杂志及《南方农村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南方报业其他媒体也与南方+建立了内容共建共享机制,南方+作为南方报业客户端的趋势更加凸显。

  技术一体化支撑,就是将技术作为“硬核”能力撑起融合生态传播力的底盘,充分整合分散于各媒体的技术资源,共商共建共享强大、统一、高效的技术体系。比如南方报业全力推进南方智媒云建设,坚持“一个技术系统、一个技术标准、一套技术语言、一个技术思维”原则,为各媒体的数字化传播提供共建共享的技术支撑和服务。

  经营一体化统筹,就是将南方日报社原本只负责报纸广告的经营队伍,转型为服务《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客户端等多个平台的团队,通过经营制度优化和绩效考核导向,打通报、网、端,让全案营销和全媒体经营成为可能。

  将“三个一体化”落实到提升内容的不可替代性、服务的不可或缺性的发展实践上,就有了更为具体的“四化”――

  移动化,是指坚持“移动优先”,推动采编主要力量向移动端转移,着力提升内容品质,奋力抢占舆论制高点。平台化,是以打造新媒体拳头产品南方+为切入点,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连接,建设适应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要求的自有传播平台。可视化,是通过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提升融媒体产品生产能力和手段,不断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产品需求。智慧化,既有依托大数据技术强化内容分发、精准传播的智能化提升,又有突出“新闻+服务”,打造传媒智库矩阵,提升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能力的智库化转型。

  在此过程中,南方报业对原有体制机制中不顺畅的地方果断进行除弊革新,以打造科学高效的支撑保障体系。特别是加强全媒体人才培育,从2016年起实施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至今7批次近百名培育对象成为融媒创新的主力军,带动一批人才成长,实现全媒体转型。

  面向未来的实践:

  建设现代传播能力一张蓝图干到底

  改革没有完成时。南方报业将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以现代传播能力建设为最主要任务,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奋力建设具有强大传播效能和综合竞争实力的智慧型文化传媒集团。

  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统领,做好主责主业。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深入宣传阐释新思想新理论,反映好广东践行伟大思想的生动实践。发挥融媒体传播优势,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多频次的对内对外宣传,切实担负起在粤港澳大湾区外宣舆论中的主力军重任。

  以提升现代传播能力为核心,加快融合发展。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把更多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互联网主战场汇集、向移动端倾斜。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完善媒体融合发展规划布局,既“造船传播”,又“借船传播”。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引擎,创新人才培养。优化实施“南方名记者培育工程”,培养更多能力出众、特色鲜明、号召力强大的主流“南方网红”。健全全媒体条件下的人才选拔机制、激励措施和薪酬政策,鼓励、扶持、培养年轻人在新时代媒体舞台发挥才干,成才成长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