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下的“泥”记录时代的光

作者:李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10-11

  □《今晚报》记者 李杨

  李杨(右)采访天津公交集团第一客运公司万科车队张国庆师傅。

  作者供图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参与者、见证者。这个国庆黄金周,作为《今晚报》时政新闻部一名文字记者,我选择和全国万千同道一样,走近无数坚守一线的平凡工作者,用笔墨和镜头讲述这些“小人物”的小故事,真实再现他们默默奉献的无私情怀。

  守护旅客平安的列车员、留守大学校园的年轻教师……“十一”期间,在我采访过的基层人物典型中,有一位名叫张国庆的公交驾驶员让我最为难忘,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的他自从踏入公交行业就选择了坚守在10米车厢,今年,是他连续第15年在工作岗位度过自己的生日。

  10月1日中午,我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天津公交集团第一客运公司万科车队812路职业大学站,接晚班的张国庆师傅此时已经早早到达,开始运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轮胎、车辆消杀……与记者聊天的过程中,张师傅手里的活儿一点儿没耽误,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他心里,什么都没有眼前的工作大。

  为了深入了解张师傅日常如何为乘客做好出行服务,我随后进行了跟车采访。车辆驶出没多久,便来到了一个立交桥下的岔路口,我明显感觉到张师傅的车速慢了下来,他原本紧握方向盘的两只手,有一只熟练地放下来搭在了挡把儿上,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道:“这样的路口最容易‘鬼探头’,必须加倍小心。”

  一路上,我默默观察着张师傅与乘客的互动,在共计28个站点里,他每到一站都要做好乘客提醒,还有不少乘客向他询问公交线路及换乘方式,他都对答如流,仿佛脑海里有一张活地图。北方的秋天天气极度干燥,但张师傅却不敢多喝水,他值守的线路一圈下来要2个多小时,我猜想,他一定是怕出现内急耽误大伙儿的时间。

  跑完第一趟全程已经是下午4点多,利用20分钟运营间隙,我再次与张师傅聊了起来。“连续15年都在车厢过生日,这是凑巧还是其他原因?”我开门见山地问。这个高大憨厚的男人倒也快人快语:“哪能次次都赶上,那我点儿也太背了!我出生那天恰逢国庆节,身为老党员的奶奶给我取名‘国庆’,第一年我参加工作时,她叮嘱我,取名‘国庆’的寓意就是希望我好好为人民服务。所以每年今天,我都在岗位上践行着老人家的嘱托。”

  人们常说,做一次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公交卫士”张国庆用15年的坚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丈量着城市的脚步,特别是春运、黄金周等运输高峰,他都默默无闻地担当着车队骨干。采访中,我被深深感动,将心灵的震撼付诸笔端,书写着这名普通党员的国庆假期。

  这次坚守岗位的采访对我而言也是一次向榜样学习的过程,对记者而言,我们的坚守就是对新闻事业的那份初心。讲好中国故事,描绘百姓生活,我愿用脚下的泥,记录下时代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