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山苗岭里的美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31
□杨太国
马关县隶属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设安平厅,1913年改厅为县,是一座美丽的边境小城。
小城不大,却颇具滇南风情。尤其是马关县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十里也流香,与它本身的风韵与雅致相得益彰,是中越风情、风俗、民族文化等交汇的美食天堂。其境内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边境线长,与越南河江省的箐门、黄树皮和老街省的新马街、猛康等四县接壤。多民族长期和睦共存,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等11个民族。壮族的“三月三”、苗族的花山节和“闹兜阳”、彝族的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各具特色,特别是这些风情中丰富又吸引味蕾的美食。
我是一个碰上美食就走不动路的吃货,但尝遍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还是对家乡马关县的美食情有独钟。马关好吃的东西很多:作为“文山三七,天下第一”的产区之一,三七汽锅鸡当属首选。三七汽锅鸡以土鸡为主料,用旺火炖制而成,炖出来的鸡肉原汁原味,肥嫩鲜香,汤汁鲜甜,风味独特,是云南独有的高级药膳。汽锅熟,鸡块嫩,芳香扑鼻,是营养丰富、防病健身兼具的保健食品。它活血散瘀,滋补健体,男女老幼皆可服食,病后、产后、手术后常服食,有助于身体恢复健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马关县的狗肉最初源于苗族食谱,也是苗族食谱之中最有名的,小坝子等乡镇的地摊狗肉小有名气,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中医认为,狗肉有温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一般人皆可食用,老年人则更佳。如今,狗肉已是马关餐厅、宾馆酒楼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特别是在县城的两个农贸市场,狗肉汤锅(清汤狗肉,也称为地摊狗肉)的生意几乎天天火爆。不仅本地人吃,而且外地游客也吃,外地的朋友到马关,马关的朋友都要带他们去品尝马关的名特小吃地摊狗肉。其制作方法是将狗肉砍成大块或整个放在大锅内煮熟,再取出切成小块,置于火锅内,配上草果、八角、大蒜、柑橘叶子等佐料煮沸,再加上特制的蘸水(花椒、薄荷、芳香油、大蒜等佐料),即可食用。
马关壮族的花米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花米饭的制法是:选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同时到山里采摘各种有益于身体的植物叶子熬成红、黄、蓝、橙、黑等颜色,之后将洗净的糯米分别浸泡于各类植物染料中,浸泡三四小时后取出晾干,待各种鲜艳的色彩已深深浸透米粒,米的颜色已彻底改变,再将它拿到水边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甑子里蒸熟。花米饭色泽鲜艳诱人,装在碗里,犹如一朵初放的红玫瑰,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吃时蘸上白糖或红糖,味美可口。满甑子红、黄、蓝、橙、黑,鲜艳的色彩在浓浓蒸气中熠熠闪烁,纯粹的香味满屋飘溢。
在众多马关美味中,豆沙肉是以五花肉、红豆沙、糯米为主要原料,配以核桃仁、白砂糖、蜂蜜、菜籽油等辅料精制而成,这也是我的爱。由于地处中越边境,所以还有越南妹的米粉和烤肉等,其中越南烤肉是我的最爱。有一串串烤的,也有一块一块烤的,放在炉子上烧烤,伴随着火苗在铁条上的 声,香味四溢,好生诱人。还有少数民族那甜甜的米酒,让你不喝光都不想停。
没有人不喜欢美食,当诗词和美食结合,有色有声有味有意境,文人对美食的热爱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文字中了,晚上回宿时趁着口有余香,奋笔一书,留下一章一首,以后在文字间慢慢回味,更是一种人生乐趣。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各种传统名吃和国外的名家食品也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但我还是觉得在北京、上海、广州吃马关美食,和在马关吃原生态风味的美食、吃那种带着各民族风情和异域风情熏陶过的美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