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书香天津
览六百余载津门烟云 阅渤海明珠时代芳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2
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举办的系列读书分享会之一。
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 供图
“书香天津”推出的免费数字阅读内容。
“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 供图
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全民阅读与融媒体智库主办的第六届“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推荐活动结果揭晓。历经了大众投票、大数据检测、专家评审等环节,“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一路过关斩将,继上届当选之后,再次成功摘得荣誉,成为本届入选的90个优秀阅读新媒体号中,为数不多的8个“政府与行业协会”类别“大众喜爱的阅读新媒体号”之一。
天津,别称津沽、津门,明永乐二年(1404年)正式筑城,是一座拥有600余载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00多年来,天津从军事要津、漕运码头,逐步发展成为商业重镇。随着城市经济的增长,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城市文化也走向繁盛。近代以来,天津更成为浓缩中国近代历史的一座文化宝库。
新中国成立至今,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已经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成为中国北方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同时,地处太平洋西岸的“渤海明珠”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在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基础上,天津城市文化建设与全民阅读事业也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芳香四溢,硕果累累。
透过“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我们发现:天津市的全民阅读事业,十分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今年6月6日,“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刊文《端午佳节 跟着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文章配发精美海报图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论述,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比如,“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等等。
透过“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我们看到:由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牵头发起的短视频版《唐诗三百首》项目今年6月正式上线,叶嘉莹、周国平、康震等名家,将用一年时间以直播讲座、互动挑战赛等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阐发古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精髓,传承中华文化基因;6月8日,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天津站活动在天津杨柳青画社启动,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被授予“大运河阅读基地”;5月,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等“非物质文化非遗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今年还是天津建卫618周年,天津教育出版社集中推出《遇见天津》《天津地名文化通论》《天津小洋楼:名人故居完全档案》《五大道》《赶大营》等多本经典读物,彰显津门文化的魅力,激发广大读者朋友的家国情怀……
透过“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我们看到:今年7月,在天津静海区吕官屯村举办的“童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红色阅读活动中,小学生和村民们一起聆听红色村史、讲述革命故事;5月,在滨海新区图书馆举办的“赓续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系列读书分享会上,红色故事分享、快板表演、红色微电影宣讲、诗歌朗诵等主题活动吸引了群众的热情参与;2021年12月,天津市大学生“悦读之星”校园推广活动,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全民阅读15个优秀项目名录,活动已连续举办7届,本届活动在全市53所高校深入推进“四史”教育,立足培根铸魂,引导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党的光辉历程,汲取新时代的智慧和力量,增强信仰信念信心……
2021年1月,天津市委宣传部牵头举办了天津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暨“牢记教诲 让好书伴我一生”全民阅读活动;天津市委宣传部与市教委联合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开展“传百年记忆 诵时代华章”诵读大赛和“初心如磐心向党”读书分享活动,全市16个区的1369所大中小学参与活动,活动总访问量逾600万人次。
透过“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我们发现:天津市的全民阅读事业,十分注重市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与服务体系的建设。
在城市,从历史风貌街区、休闲文化广场,到商业聚集区、校园周边、工业园区,布局了超过200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书吧阅读新空间,街道社区里的24小时智能书房免费提供自助借阅、阅览、电子书下载服务,共享市、区图书馆和城市书房的图书资源;“书香地铁专列”每天穿城而过,图书漂流活动在专列上定期举行;位于天津广播电视塔257米高处的“天塔书斋・知道吧”已成为网红打卡地。200多个城市书吧、近300家图书馆、1600多家实体书店、2000多个职工书屋、6条地铁线“书香专列”,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天津城市“15分钟阅读圈”,也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气质更加文质彬彬、书香馥郁。
在乡村,覆盖全市每一个行政村的3556个农家书屋,通过公共图书馆三级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新华书店“阅读大篷车”定期开进农家书屋,遍及200个农村网点,全市乡镇实体书店覆盖率达80%以上。以阅读服务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在天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透过“书香天津”微信公众号,我们发现:天津市的全民阅读事业,还十分注重利用现代科技,借助全媒体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在网络与现实空间,同步播撒书香文化。
2022年4月起,以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为契机,天津市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牵头举办书香天津“4・23”期间线上线下系列读书活动:与天津海河传媒中心音乐广播联合策划,推出月度特别节目――书香天津・《音乐朗读者》共享读书时光主题活动;联合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开展书香天津数字阅读服务推广活动;联合中文在线、龙源、超星、掌阅、读者之星网等数字媒体平台,设立“书香天津”数字阅读专区;举办科普文化网络知识竞赛、云课堂“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主题讲座……
与之呼应,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发挥融合出版优势,策划了连续3天的“阅读天津・与书相伴”线上直播活动;滨海新区开展“读遍书山・云端阅读”活动;南开区启动“童心向党 党的故事我来讲”线上经典故事会;西青区开展“品尝文化 浸润书香――现代唯美诗集展”线上展览活动;蓟州区开展“e起阅享 蓟情有我”全民阅读网络文化活动。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在持续出版更多精品力作的同时,2022年还将高标准建成天津数字融合出版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规模化生产电子书、有声书、多媒体出版物等数字融合产品,用好互联网,线上线下全方位地服务好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
618年的烟云沧桑,倏忽而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号角已然吹响,步入新时代的天津,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之上。
城市的血脉在文化,文化的传承靠阅读。依托良好的全民阅读服务设施、完善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借助互联网科技与新媒体手段,天津市的全民阅读事业正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学习与弘扬,持续推进,传承基因,赓续血脉,继往开来,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惟其如此,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才有了扎实的文化根基和丰沛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