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山学校教师、市特级教师周群:

唤醒教师“全人发展”内驱力

作者:范燕莹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8-12

  □本报记者 范燕莹



  这个暑假,对于北京景山学校语文教师、市特级教师周群来说并不是特别轻松。在“给教师的读书会”活动中,周群是领读人之一。除了每天给老师准备一份在线的导读课程,布置当天的读书任务,还要阅读老师们的读书打卡笔记。每天中午前,她从老师们当日提交的打卡笔记中遴选出精华帖置顶,给更多的老师提供范例。周群笑着说:“我们这个读书群,大家不光认真,还挺‘上头’的。”

  高度关注教师成长发展

  周群为老师们推荐的主打书目是《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辅助读物是两本与日本教师桥本武有关的著作:《全世界都想上的课――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奇迹教室》和《学习力就是生存力――百岁教师的人生寄语》。

  周群刚开始带着老师一起读书时,她就真诚地表达过,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教师的成长也一样。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全人发展,则是周群推荐阅读《变革中生成:叶澜教育报告集》的深层原因。在周群看来,教师不只是专业的成长,还应该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往往取决于他的视野和格局。”“起点在哪里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找到努力的方向,做个行动派。”周群之所以向老师们推荐桥本武的两本书,是因为桥本武散发的个人魅力和他对教学的开拓性尝试能给老师们带来启发。周群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不断加深对自我的认知,最终都成为“喜欢的那个自己”。

  专题阅读尤为重要

  “阅读是一场马拉松,同样应当坚持长期主义。”对于领读人这个角色,在周群看来,它更多的是一种陪伴。“我陪着大家一起读,我这种陪伴,也会是一种唤醒,通过阅读唤醒教师个人成长的内驱力。”

  作为“大语文观”的长期实践者,多年来,周群开展了北京传统文化课程、项目式学习、科幻科普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收获广泛好评。跨学科教学和阅读推广的背后,实际是对教师阅读素养和知识储备的一大考验。“如果你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没办法去帮助学生做这件事儿。”周群说,“专题阅读很重要。”她不反对碎片化阅读,但更建议老师要做好专题阅读。“不管是大课题还是小课题,用哪怕是两三年专攻一个主题,用‘一竿子插到底’的心态去研究一件事儿,那你的认知就和别人不一样。”周群举例说,单是“作文评价”这件事她就用3年时间去研究。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科普科幻教育……“说白了,很多事儿没弄明白,没跟上,那是因为我们学习得不够,研究得太少了。”周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