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

以赤子之心 绘人间烟火

作者:李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7-14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漫画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勤奋笃朴,仪表恰雅谦和,风神潇洒,文质彬彬,实乃君子也。在生活中,他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对待学生,他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小心周到,循循善诱,谦逊平易。一个文人,他懂音乐,会书法,文章写透世间百态,研究得了金石,对工艺又颇有一番功夫;同时,他还是位翻译家,他所创作的漫画,再版超过15次,被誉为“国漫之父”。

  当战争来临,逃难中的丰子恺依旧没有停下创作的笔。无论什么环境,他都能定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这也是其母亲言传身教下给予的立身本事。他从母亲身上习到的,哪怕柔弱,依然坚韧的品质。

  丰子恺先生一生创作漫画数以千计,分别为古诗词画、儿童相、社会相、自然相。它不同于一般的讽刺性与战斗性漫画,而是重视抒情性与哲理性。作品大多叙述他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行笔朴素自然,风格隽永疏朗,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思索,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画笔触及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既幽默又发人深思。他把艺术注意力转向周围的日常事务和寻常百姓,这使他的漫画真正受到了大众的喜爱。他以真诚、平易的情怀将艺术融入寻常生活中,情趣丰盈,内蕴精粹。他早年多取材现实生活见闻,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尤其喜爱取材儿童题材,勾画出人情世态,意境隽永含蓄而耐人寻味。比如,本书中,有不少作品既反映生活,又寄情于景,古为今用,托物言志。从其画作的表现手法来看,面对古人早已描绘好的名句,他在遵循以水墨线条为本质的传统诗画观的前提下,融会西方的速写与中国的诗意画,涉笔成趣,形成了既具有写实性又具有抒情性的绘画风格。作品意境隽永含蓄而耐人寻味,似一首无声之诗,也是他浪漫主义情怀的最佳注脚。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以一种特有的情调打动了无数读者。朴实自然,从琐屑平凡中流露出率真与纯情,看似只用平常的字句,然而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随笔体散文,正因为宗教、自然、艺术和儿童是丰子恺观察世界的视角和出发点,所以,这也是他与其他现代散文家的不同之处,文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本真性情和独特个性。在丰子恺先生看来,艺术主张师自然,主张艺术大众化、现实化,我有我法,即尊重自己的个性,不死板抄袭古人。“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丰子恺如是说。寥寥数笔,作者保持淡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豁达胸襟皆跃然纸上,相映成趣。面对生老病死,他早已看淡,展现出更多的是一种豁达和乐观。于是,生活中的小乐趣、孩子的天真、父亲的守护、母亲的慈爱、浓浓的亲情,这种种思想凝聚于笔端,融汇在一幅幅画作中倾泻而出。

  丰子恺主张“艺术的人生化”“人生的艺术化”,被誉为“现代中国最艺术的艺术家”。丰子恺的作品温馨敦厚,有一种宁静致远的诗意境界,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人格力量。读者品之,无不被画中蕴含的诗意和谐趣所感染,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梅随客至香初透,柳待春回绿未生”。半个世纪过去后,翻阅此书,我们仿佛依旧能够看到那个时常静立静坐,用雄浑厚重的笔墨来展现生活日常、人间烟火,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丰子恺先生。

  (作者单位: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