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观点速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24
直播要学会掌握文化密码
作为直播带货界的一股清流,新晋网红董宇辉比过往任何一位顶流主播更值得探究。要说颜值、口才、控场能力等这些必备条件,他并不特别出众,还是一位十足的直播“小白”,他凭什么在硝烟弥漫的直播带货行业拼出一条血路?
文化有一种感人的力量。看了董宇辉的表现,我们就知道,他一夜之间成为直播带货的流量担当并不出奇,因为他掌握了文化密码,为直播带货注入了文化灵魂。有网友调侃董宇辉说,“我明明买个玉米,你给我讲哭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因为有了文化介入,一切变得顺理成章。文化加持让原本没有多少感情色彩的购物行为有了更优的体验、更多的收获。
在直播或短视频领域,有许多专业人士,不靠颜值靠知识、不靠运气靠坚持,在垂直细分领域默默耕耘,一点点撑开“天花板”。比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法律红人罗翔,抓住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发声,高阶普法,圈粉无数。相对而言,直播带货行业仍处于粗放阶段,直播间摆满货品,男女主播卖力吆喝,和街边实体店用大功率音箱播放广告并无二致,总是让人感觉缺少一点文化品位。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直播带货也不例外。那么,直播带货高质量之路在何方?文化是直播带货的新进阶、新路径、新蓝海。那就是,企业精心打造“文化IP”形象,通过文化输出,让受众在文化接收、文化认同中产生购物冲动。长江后浪推前浪,任何一位网红都无法真正做到长红,但文化不会,因为文化是醇酒,时光只会让它增值。处于瓶颈期的直播带货行业,当思从这个突破口突围。
(6月20日 《广州日报》 练洪洋)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网络直播迭代创新,不仅为乡村文创作品找到了新销路,也搭建起乡村就业新平台。下一步需要加快完善乡村数字文化和电子商务产业链,推动乡村文化产品生产、制作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从短视频火爆到乡村博主出圈,信息技术催生了乡村文化生产新方式。一些视频中的乡村,炊烟缭绕,自然唯美;有的博主镜头中的乡村,骏马奔腾,大气秀美;原汁原味记录乡村美食风物的作品,惊艳无数观者;一些短视频接地气描摹乡村市井烟火,岁月静好抚慰人心……这些爆红全网的短视频,既有对乡村生活细节的挖掘展示,又有对乡风民俗风物的独特表达,用鲜活的视听语言描摹乡村人文风情,极大丰富了文化内容供给。这充分说明,坚持正确理性的价值观,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文化创新要求,就能以高质量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新需求。
如今,互联网在广袤农村越来越普及,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手机也日益成为农民群众的“新农具”。网络流量不仅能够发光出彩、变现造富,更可以成为乡村发展的增量。随着越来越多记录乡村生活的博主成为“网络顶流”,越来越多年轻人解锁“流量密码”回乡创业,乡村文化振兴指日可待,“希望的田野”未来可期。
(6月21日 《人民日报》 齐骥)
让“轻包装”成为流行格式
好看的包装也是一张亮丽的名片,一些商家便开始“错位竞争”,不跟你玩品质,也不跟你比色香味,就跟你比包装。这样的做法对一部分“颜值控”消费者来说,很有“杀伤力”。这样一来,不少商家竞相效仿,也让豪华包装、过度包装风靡一时。
此前,一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相关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引发关注,该团队根据3500万份外卖订单分析,外卖垃圾中塑料垃圾重量约为160万吨,而无害化处理160万吨塑料垃圾大约需花费24.5亿元。显然,由于现实的财力、物力、人力、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恐怕很难对所有的外卖垃圾都进行无害化处理。
2021年3月,《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包装选用要求,提出建立实施包装物管理制度、按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包装减量化措施等。这些是对快递包装的一种限制。但是,这对外卖包装来说,并无约束力。这样的漏洞,亟待弥补跟快递包装一样,外卖包装也必须进行规范约束,进行统一管理。
出台规范外卖包装的相关法律法规,理应提上议程。只有从源头上规范起外卖包装,“过度包装”“奢华包装”才会得到限制。当然,为了形成更大的震慑力,也可以设置经济杠杆,通过经济调节的方式来约束商家、消费者的行为,让他们自觉参与到低碳环保的行为中来。
在如今过度包装、豪华包装依然客观存在的现实下,我们更应该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让没有必要的外卖包装成为过去式,让“轻包装”成为流行格式。
(6月17日 光明网 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