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在成长路上遇见关怀和善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01
□张岚
儿童文学的书写应该是纯净、从容以及安然的,作家为孩子写,亦为自己写。我始终认为,有过当教师经历的儿童文学作家,更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与成长需求,从孩子的立场出发,为孩子代言、与孩子共情;懂得如何通过文字传递成人的关注、关怀和体恤。他们怀揣着一份真切的热情,将自身丰富的教学阅历与对人生的思考,透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达到引领小读者在阅读中进行自我成长与提升的目的。儿童文学作家顾鹰最新创作的《小蓝帽的故事国:消失的故事国》(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将教育性、文学性与趣味性融合在一起,既蕴含了成长的启示,又富有奇思的妙想与温暖的关怀。
与顾鹰约稿子的时候,她跟我说她写了一个叫小蓝帽的小女孩的幻想故事,她把那个小女孩想象成自己,在故事里“野蛮”生长。当时我就对“小蓝帽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想看看我们中国作家笔下的“小蓝帽”跟格林兄弟笔下的“小红帽”有什么不一样。读完稿子后,小蓝帽的形象便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二年级小学生,她好强又善良,爱讲故事爱看书,她“从不违反任何规则”“尽量满足大人们对她的各种期待和要求”。然而,就这样一心“让自己做一个大家都称赞的好孩子”的小蓝帽,却面临着跟很多同龄人一样的苦恼:家长对学业过分关注、课外辅导班一个接一个、没有时间读书和玩耍……跟小红帽对抗大灰狼不一样,小蓝帽要对抗的是有着绝对权威的大人们,这些大人们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孩子做的事情分成“有用”和“无用”两种,他们任性地去安排孩子、要求孩子做“有用”的事,而忽视掉孩子的兴趣和真正热爱的东西。
故事里的小蓝帽在妥协与抗衡中,不断成长起来,她不甘心任由大人摆布,利用一切时间,读自己喜欢的书,并用一个个奇思妙想的故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国”。在那里她无忧无虑,恣意生长,最终,小蓝帽也凭借自己的坚持转变了家长的想法,使得自己兴趣和学业达到了很好的平衡。我觉得,“小蓝帽的故事国”会让每一个刚进入校园的小读者都产生共鸣,作为孩子,究竟是应该鼓起勇气去告诉大人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还是一味遵循大人的安排而失去了自我,这些在故事里都会找到答案。
在“小蓝帽的故事国”里,顾鹰依托幻想的转换与放大,将孩子们遭遇的烦恼和困扰付诸笔端,她用心体会着孩子的无助与迷茫,更不吝于反观成人的各种言行,审视大人与儿童相处中的错误和偏失,她的童话也由此承载起深切的童年思考。顾鹰说她把小蓝帽想象成自己,我认为是因为她有过幼儿园老师的这段经历,使得她的每次创作都从孩子本位出发。当她在现实生活中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压力、不安等状况时,她就会想写一个故事,并希望通过故事来帮助孩子疏解内心的压力,坚强、独立地去面对、解决生活中被大人忽略的一些问题,她的几乎每一个作品都能让小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成长,总是通往未知并充满烦恼。幸运的是,在这条路上,我们也会遇见关怀和善良,还能遇见温暖真诚的好故事。相信每一个读过“小蓝帽的故事国”的孩子都可以感受到自由幻想的趣味,希望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