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华匠人精神

作者:徐江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01

  □徐江

    (文中所附二维码为图书推荐视频,欢迎扫码观看。)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我始终认为,一个出版人的荣光莫过于能在人类文明的传承之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职业印记。

  当看到国内儿童阅读市场许多引进版图书时,我曾疑惑:未来的中国孩子,除了相貌、语言等特征外,他们的身上究竟还能存有多少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基因呢?带着这种疑虑,我和我的同事在业内一些志同道合者的襄助下,陆续推出了“‘小时候’中国图画书”“国粹戏剧图画书”“故事中国”以及“‘小神兽’中国原创幻想故事”等一系列富有中国气质的图画书,以期用中国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呈现风格,伴随中国孩子的阅读成长,唤醒他们体内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基因。

  故事是中国的故事,表现也是中国式的色彩与技法,但是,这些就足以在中国孩子的阅读中固化成他们的精神特质吗?在我们持续发力的同时,我仍在找寻更多的答案,直到母亲罹患重病。因为母亲,我目睹了由现代医疗设备所堆砌的“中”医院,面对了母亲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而致偏瘫失语的束手无策,但也同样亲见了依旧凭借“望闻问切”的“老”中医靠汤药、针灸就使母亲的意识和肢体出现的些许变化。这时,我终于领悟到的,不是“高手在民间”,也不是支撑中医传承要靠高科技的加持,而是中华医药“精益求精,兼济天下”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千年过往中或散落一时,或蒙尘一处,却从未远离过我们。

  其实,又何止是中医,甚至无须回望太远,我们都能并不费力地看到都市里的那些自创业之初就彰显着的工匠精神,无论是火锅的丰俭由人与烤鸭的实诚无欺,还是茶庄的新鲜时令和品类齐全,抑或是老布鞋的精良做工及体贴入微……说起来,这些都不过是市井巷陌的“匠人”之举,却无一不流露着人性的光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秉性中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正是兢兢业业遵守着“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等古训和承诺的“匠人”们,将这种精神升华到了对职业操守的坚持、对技艺精进的追求和对普济苍生的大爱。

  至此,我也更清晰地意识到,我们要传承给孩子的不只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中国人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中国人自己的精神特质,是“仁义礼智信”,是“温良恭俭让”,是“忠孝廉耻勇”,是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

  舒春兄于我,亦师亦友,不仅在我入行后给我诸多专业建议,而且每每当我收获一些思考时,总能与舒兄共鸣。因母病而获的启示得到了舒兄的首肯,也是基于对“匠人精神”的共同认识,让我们再度联手打造了这套《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期望我们的孩子不仅能从中获得故事的启迪和艺术的启蒙,更能塑造高尚的人格精神。

  (作者系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