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讲给孩子们的“中国智慧”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01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
(文中所附二维码为图书推荐视频,欢迎扫码观看。)
《中国智慧有声故事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智慧有声故事书》的脚本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小朋友们精心策划、编写的中国传统文化绘本――“中国智慧”系列,是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以下简称“术语工程”)面向儿童的衍生作品。
“中国智慧”系列绘本策划于2017年,当时“术语工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基础术语池400多条,“术语工程”秘书处开始探索术语在儿童中的推广和传播。对出版社来说,图书出版必然是首选。秘书处召集了外研社多位资深的童书编辑进行选题讨论,会上,一位儿童教育学专业出身的童书编辑提出:“原创绘本一定要做,而且建议与数字产品、音视频产品一起做。这些凝聚了中华民族历史智慧的文化核心词,不应该只给大人看,不应该只给外国人讲,更应该讲给我们的孩子们听!”其他编辑也纷纷表示赞成。于是秘书处委托3位具有8年以上儿童绘本创作经验的编辑组成了创作团队,开始探索如何实施。
创作团队面对的第一个困难,是如何将这400多条“术语”进行分类,并以全新的内在逻辑串联,形成符合儿童阅读规律、感兴趣、能理解的主题。3个人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经过无数次讨论,做了无数的思维导图,从400多条术语中挑选出50多条,按地理、艺术、礼仪3个主题分类,形成选题策划方案。
之所以第一本选择以人文地理为主线,一是因为这方面的术语比较直观且贴近孩子生活;二是因为宏大地理观的构建,有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视野,只有从小让孩子读大格局的书,才可能有治国平天下的心胸和智慧。因此“地理篇”开篇介绍的第一个词是“宇宙”,进而引出“天下”“中国”“九州”等概念,目的是想让孩子初步体会中国人如何定义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除主题和叙事逻辑的反复打磨外,阅读年龄段设置、绘本类别定位、书名及丛书名、插图风格、广播剧风格、后期推广方案等关键信息,都是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正式过会3次才最终通过。
选题通过后,便是编写阶段,参与“中国智慧”系列产品文稿创作的团队,由一位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博士和多位资深儿童绘本编辑组成,并由3位“术语工程”的专家分别进行审稿。
“中国智慧”系列绘本自2017年开始策划至全部出版完成,历时4年多。高质量的纸质产品是精品有声书的先天条件,专业、适合的制作团队是制作精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智慧”系列产品从策划之初便开始物色音频合作团队,最终邀请了央视著名播音主持人项 团队录制了第一、二辑的故事音频,著名音乐制作人孙沛的赋格音乐团队录制第三辑的故事音频。三辑故事音频均品质上乘,语音流畅动听,背景音效形式新颖有趣,特别适合孩子聆听。
“中国智慧”系列产品自出版上市之日起便收获各种好评,尤其深受关注传统文化的家长高度认可。其中《“看不懂”的中国词:人文地理篇》荣获2018年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智慧有声故事书》2020年入选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此次更是入选了2022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可谓天道酬勤、业道酬精。
《中国智慧有声故事书》是“术语工程”向少年儿童传播推广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术语”就像中华文明长河里熠熠生辉的宝石,用合适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理解术语代表的中华思想文化,感受并吸取其中的价值和能量,是我们出版人应尽的责任。只有这样,中国智慧才能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