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创编心语◆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6-01
接力出版社“少儿万有经典文库”作者之一 苗德岁
何谓经典?它们或是影响和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或是某一领域的奠基之作;通常它们也是蒙尘书架、鲜有人触碰,或是人人津津乐道却无人通读。
要介绍给青少年,谈何容易?我给自己立下了标杆:做到“孩子读了不觉深,大人读了不觉浅;外行读了不觉深,内行读了不觉浅”。写作中我坚持对原著“通俗解读而不失其严谨,摘录剪辑而不失其完整,文字活泼而不失其庄重”等原则。
感谢白冰总编辑高瞻远瞩,决定以该书为契机,开创“少儿万有经典文库”系列――让儿童走进经典,让经典照亮童年。我为成为这一套系的“领衔”作者而深感欣慰。
接力出版社《六极物理》作者 严伯钧
《六极物理》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耗时整整10年。这本书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前沿物理思想精髓,我将这些精髓贯穿在6个极限――极快、极大、极重、极小、极热、极冷,极限的概念迎合了物理学的终极现象。
《六极物理》是大众满足科学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个起点,而非终点。书中我用最通俗的语言和例子,总结已有的物理知识,逐渐帮助读者建立一些物理思维,这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建立逻辑,最后解决问题。
少年儿童出版社《十万个为什么(彩绘注音版)》策划和责编 张亚丽
如果能让读到这套书的孩子,通过拼读从亲子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同时激起阅读科学作品的兴趣,满足当下的求知欲,并一直对世界、对万物葆有好奇心,有探索欲,进而逐步培养起科学思维,那么这套小书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希望《十万个为什么(彩绘注音版)》能像经典的《十万个为什么》第一至第六版那样,给孩子的心里,埋下探索科学的小小火种。
山东画报出版社《半小时漫画科学百科》主编 溪 石
孩子在5―12岁之间,开始对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成就创造力的主要触发点。这个阶段引导孩子阅读科学漫画故事,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半小时漫画科学百科》由中科院等单位多领域权威专家联袂审订推荐,兼具科学性、趣味性、前沿性、准确性,可以协助父母守护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完成思维和认知升级,并逐步成长为具有广阔视野的创造性人才。
科学普及出版社《科幻电影中的科学》作者之一 王元卓
《科幻电影中的科学》以大众喜欢的经典科幻电影为载体,采用作者手绘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将科学家父亲给女儿们讲述科学知识的过程形象展现出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现代科学众多分支学科知识的全景图。用亲子故事带入、科学手绘展开、开放问题升华,既通俗易懂,又不乏专业性的定位,激发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
科学出版社《数学漫谈》作者 袁亚湘
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被称之为“科学的皇后”。近年来,我热心科普,向广大青少年传授趣味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本书基于我在第一个国际数学日的网络公众报告,希望它能使广大读者感悟到数学是有趣和迷人的,让更多青少年喜欢上数学、热爱数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给孩子讲大数据/人工智能》作者 涂子沛
面对前所未有的智能世界,掌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既是适应未来的必备知识储备,又是重要生存能力。拥有适应智能化生活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才能更从容地面对当下和未来。我鼓励父母和孩子同步学习,共同阅读。这将为你们打开通向新世界的大门。
地质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解密物种起源少年科普丛书”作者之一 徐 超
希望小读者能够跟随“解密物种起源少年科普丛书”主人公D叔一家完成时空穿梭之旅,通过惊心动魄又有趣生动的故事见证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也希望这一趟“鲜活”的旅程,能够在小朋友们的心中播下一颗“鲜活”的科学种子。
人民邮电出版社《天工开物:给孩子的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编辑 王敬栋
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人民邮电出版社童趣科普出版中心早已有心为中国儿童打造一部通俗易懂的“天工开物儿童版”。后经由科技史专家指导策划,由国际大奖画手历时3年精心打磨,终于打造出了这本读物。书中充满了古人的智慧,激发儿童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天地出版社《小亮老师的博物课》作者 张辰亮
我一直在整理我认为最贴近孩子生活、对孩子最有用的问题的资料。于是我就在喜马拉雅上开了一门课程――《给孩子的博物启蒙课》。这套《小亮老师的博物课》图书就是根据这个课程改编的,听完课没记住内容的话,可以翻翻书。看完这套书,希望你能被我带进博物学的大门,养成认真看书、独立思考、善于野外观察的好习惯,成为一名大自然的热爱者、研究者和保护者。
天地出版社《给少年的诗意科学课》作者 海上云
你知道吗?其实发现知识的过程和知识本身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这套书从科学家怎么发现知识的角度,让那些有伟大发现的科学家示范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推理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与课上内容相互补充的有趣知识。我想通过这个系列,和大家一起沿着前人探索和发现的道路,重新发现这些知识。这些发现知识的过程,这些思辨的能力,可以让我们有能力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