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剧集创作新变化

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批作品登上高峰

作者:董潇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5-18

  □董潇潇



  《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成为书写时代的精品之作。资料图片

 

  2021年,剧集制作实现多方突破,主题创作取得重大成果,生产减量提质态势进一步强化,全年共有194部6277集电视剧获得发行许可证,同比分别降低3.96%和9.77%,部均集数从37集减少到35集;200部网络剧上线,同比减少15%;微短剧兴起。总体来看,剧集创作结构进一步优化,现实题材成为主流,一批作品登上高峰,接连引发观剧热潮。

  精品汇聚书写时代史诗

  2021年,剧集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进一步深化,创作生产提质量、减数量、调结构的态势增强。全年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中,现实题材144部、4777集,占比分别达到74.20%和71.10%,现实主义创作明显加强;网络剧上线数量达200部,其中重点网络剧188部,现实题材占比继续增加。整体而言,剧集生产的“减量”促进了提质增效,推动创作走向高质量发展。

  重大主题创作取得重要突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关键节点,为电视剧创作播出提供了重要契机。建党百年主题剧集创作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脉搏,将剧集创作推上近年来的高潮和高峰。

  优秀主题剧集构成数量众多、精品汇聚的头部矩阵。“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取得巨大成功,持续推出主题鲜明、制作精良、广受好评的高品质作品。《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成为建党百年主题剧集经典之作;《光荣与梦想》《理想照耀中国》《我们的新时代》《跨过鸭绿江》《大浪淘沙》《大决战》《啊摇篮》等诸多兼具思想含量、精神力量、艺术能量的主题剧集持续热播,弘扬了主流价值,占领了主流市场,彰显了主流审美。

  主题创作焕发生机活力。在广电总局的组织和引导下,剧集创作者以礼敬之心钻研技艺,以竞胜之心探索市场,不断突破主题剧集的创作定式、表达惯性,精益求精、求新求变,形成了主题创作热潮。《跨过鸭绿江》《山海情》《功勋》等主题创作深入生活,紧贴实践,突出精神感召,兼用市场思维,探索“青春化”表达,引发各年龄段尤其是青年人的共情共鸣。

  现实题材创作不断创新拓展。2021年,现实题材剧集创作取得显著成绩,题材深度、广度和艺术创新均取得重要进步,成为剧集的主流,在践行“为国家述史、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的使命中走向成熟丰盈。

  一批剧集扎根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变迁,以饱满的热情书写时代史诗,取得系列标志性成果。《人世间》《装台》两部作品均改编自获奖小说。严肃文学改编剧重回观众视野,说明在网络文学改编热之外,具有深厚现实底蕴和深刻精神内核的剧集创作重新焕发生机。冬奥题材剧多角度呈现中国发展冰雪运动、迎接冬奥盛会的历史画卷,《超越》《冰雪之名》《冰球少年》《冬奥一家人》等适时推出,广受好评,彰显出剧集创作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敏锐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将体育题材剧集创作推上新高度。

  一批反映社会家庭丰富多彩生活的优秀剧集接连推出,以丰富的维度映照社会人生,描摹社会万象,对准观众需求,探讨公共话题,回应社会关注,兼具温情温暖和紧张刺激,焕发向好向善的精神力量。

  制作生产经历深刻变革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剧集制作生产面临成本增长、结构调整、需求升级等内在压力及短视频、直播等新业务带来的外部压力,剧集行业呈现稳中求进求变的发展态势。

  新的创作模式逐渐形成。传统影视制作机构凭借强大的制作能力和稳定的出品质量占据头部位置,中小制作机构则面临严峻生存压力。2021―2023年共有41家机构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数量较2019―2021年的73家大幅缩减。

  互联网平台通过投资、参股、合制、定制等方式加强对上游制作领域布局,并参与到产业中下游各端口,影响力、话语权不断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主要互联网平台成为剧集制作生产的重要角色。《觉醒年代》《人世间》《理想之城》《对手》《巡回检查组》等作品,均有主要互联网平台的深度参与。

  台网融合发展求共性、存个性。电视平台形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省级头部卫视同时发力的局面。总台相继推出《大决战》《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装台》《人世间》等优质大剧,展现出强势姿态。全国卫视2021年共播出971部电视剧,黄金时段播出328部,首播119部。上海、北京、浙江、江苏、湖南等一线卫视加大对新鲜优质资源的掌控力度,与总台几乎囊括了黄金时段首播剧。

  网络平台成为剧集播出重要渠道。2021年网络播出剧集450部,较上年略有下降,其中网络剧200部,电视剧192部,重点网络微短剧58部。在超前点播叫停、会员增势放缓、会员价格连涨的情况下,网络平台强化独播。2021年共有302部独播剧,占比66%,头部剧独播比例增大,播放量TOP20中独播剧有13部,较2020年的35%增长到65%。

  随着电视剧、网络剧共用“剧集”之名,电视平台与网络平台的渠道属性也在内容交融、市场竞合中呈现“双向奔赴”的态势。电视平台突出互动性、年轻态、接地气,追求“网感”;网络平台则推动题材向主旋律、现实题材倾斜,内涵向文化含量、思想性、艺术性靠拢。电视平台的内容更加主旋律、现实性和生活化,网络平台的内容则更具传奇性、个性化、垂直化。随着平台使用差异的进一步放大,平台差异导致的内容差异也会随之增大。

  健全组织服务保障机制

  以高品质主题创作树立行业标杆。2021年,广电总局主动出题,主抓主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的高品质作品。在制度层面,完善对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电视剧相关管理;在操作层面,通过论证会、座谈会、调研等方式,开展常态化督导,确保作品在政治方向、艺术水准等方面的高完成度和精品率。在这一工作机制推动下,《觉醒年代》《功勋》《理想照耀中国》等大批作品压茬推出、接续热播,成为行业标杆。

  以科学规划推动形成发展新格局。一方面,主动策划,形成有机衔接重要时间节点的创作引导机制。2021年,围绕党和国家大事要事,广电总局综合考虑主题立意、艺术创新、团队实力等因素,将100多部主题电视剧纳入“十四五”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形成推出一批、储备一批、创作一批、谋划一批的创作生产格局。另一方面,编制《“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纲要》,对中长期电视剧事业产业发展进行顶层系统设计,为加快推进中国电视剧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电视剧强国提供指引和方向。

  以抓重点环节助推创作生产。一方面,完善制度规范和标准,强化创作指导。另一方面,在题材备案立项阶段严把选题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审美取向,抵制不良创作倾向,鼓励40集以下的剧集创作。此外,在播出环节,加强题材调控、内容把关,持续加强对剧集“注水”、广告过度植入、跟风创作等问题的整治,将管理重点落实落细。

  2021年,剧集行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长期向好的创作新格局不断夯实,创新创造的力量澎湃涌动。雄关漫道、山高路长,剧集行业必须遵循“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要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新时代,书写新征程,在守正创新中奔向繁荣发展的新高峰。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