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界画研究》:
跨学科视角呈现古建筑之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4-22
□张悟静
界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独特画种,是能够直观、真切地反映古代建筑样式的绘画类型。中国古代界画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有关界画史的系统研究似未得到充分重视;界画又是中国古代建筑图像的重要载体,但在中国建筑史领域,对中国古代界画及其与古代建筑关系方面的专门研究著述也十分罕见。
《中国古代界画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书主要作者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国第三代建筑史学者中的领军人物王贵祥。本书从建筑图像发展史的角度,同时,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角度,对自古以来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勾勒,从中国早期建筑图像、石窟寺壁画,到五代、宋元及明清时代与建筑关联十分密切的界画发展史,做了较为深入的史料爬梳与历史线索梳理,对历代主要界画画家及其画作,以及一些画作的留存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的整理描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界画绘制原理、画面构图分析、画面图景中的建筑配置,及对部分界画中所蕴含的古代建筑信息的发掘,期望对中国古代界画进行一次全面的探索性研究。基于这一目标,本书作者对一些典型界画的绘制方式,及可能的建筑组群布局,建筑结构、造型与装饰,做了一些基于现代建筑学意义上的分析研究。
正是在这一点上,本书是将中国建筑史与中国美术史两个领域中与古代建筑相关问题加以结合的一个具有初步探索性的成果。作者采用跨学科的独特研究视角,力求发现与探索中国古代建筑曾经的辉煌历史,并尝试探索一些现已不存的古代建筑,尤其是古代建筑在建筑组群与空间艺术方面的历史成就。书中部分内容还尝试将界画中一些建筑组群或建筑单体加以探索性复原。这些成果多是在本书中首次发表,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国建筑史与绘画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本书既是对中国古代美术史中的古代界画史研究的一个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古代界画与中国古代建筑两个研究领域相互脱节所造成的一些缺憾。本书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较高的艺术史与建筑史学术价值,同时,对古代绘画与古代建筑爱好者,尤其对古代界画爱好者来说,还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以及艺术史与建筑史知识价值。
鉴于本书在内容方面的重要性,在书籍装帧方面,从选题立项起设计师就参与了进来,从内容的角度属性出发思考书本所要呈现出的形态,这一项目从开始构思到完成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由于书中有大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品种类别多,尺幅大小不一,因此决定采用书本加书盒的形式,彰显本书的重要性和庄重感。
本书从一开始就在书籍设计方面做足了功课,后期又对书本的装订印刷等细节逐一进行推敲摸索和验证,使得本书最终呈现出比较理想的效果,并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最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