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一代教育大师成长轨迹

作者:韩旭帆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4-15

  □韩旭帆

  好的年谱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丝毫不亚于人物传记,而就其资料翔实程度而言却又远胜于传记。

  ――摘自《陶行知年谱长编》

 

  陶行知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其在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陶行知诞辰130周年之际出版《陶行知年谱长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陶行知先生社会贡献和历史功绩的肯定,也有助于后人了解、学习、弘扬陶行知先生的事业、思想和精神。

  《陶行知年谱长编》由周洪宇教授和刘大伟副教授合作编写,这套丛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通过细腻的笔触、平实的语言再现了陶行知先生曲折的生活经历和传奇的人生过往。

  丛书从1891年陶行知出生时写起,到1946年陶行知逝世时为止,完整地再现了陶行知55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对陶行知的生活环境、求学经历、家庭成员及人际交往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全面系统地反映了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理论、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及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魅力,有助于读者对陶行知本人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此外,该书语言平实,叙述简洁,既与人物传记的写法相似,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智慧。

  年谱与全集相比更为简略,便于读者阅读。因此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尽量使用短句,力求做到言简意赅。但作者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介绍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陶行知的行为、活动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从而加深对陶行知品格及精神的理解。

  在编撰《陶行知年谱长编》的过程中,两位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新发现的资料与已有资料进行多方比对,最终决定是否将其收录到著作当中。《陶行知年谱长编》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有的只是简短的文字和客观的叙述,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陶行知先生难以抑制的爱国热情,体会到他心系苍生的百般柔情,这正是作者的伟大之处。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让读者看到了陶行知先生真实而平凡的一面,也正是因为陶行知的平凡,读者才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

  阅读全书丝毫没有发现长篇累牍的叙述和简单机械的堆砌,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编书过程中有选择地做了取舍。书中仅选取那些能反映或说明陶行知思想状况及教育理论的译文、书信、日记、序跋、诗词等摘录在内,这不仅有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陶行知的思想主张及精神品质,也体现了“博观而约取”的特点。

  《陶行知年谱长编》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对于读者全面了解陶行知本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及人际交往脉络有重要作用,该书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陶行知先生传奇而平凡的一生,为我们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