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的现实意义

――读李朝全、曹征平主编的十卷丛书“最美奋斗者”

作者:辛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3-03

  初春的阳光多么美好,小草即将破土,鲜花就要怒放。一连几天,我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李朝全、曹征平两位老师主编的丛书“最美奋斗者”中,感受着人类精神的光芒,周身暖洋洋的。

  2019年,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宣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新中国“最美奋斗者”评选表彰活动。评选活动中,全国一共有278名个人和22个集体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两位编者从中精选了80位最美奋斗者的故事,将描写他们的文学作品汇编成册,依据内容分成10卷,每卷以卷内一篇作品标题作为书名,由河北教育出版社于2021年3月出版。这些最美奋斗者中,有些人已经离开了人世,有些人依然奋斗在各行各业,其执着、坚定的人生信念,强悍、英勇的奋斗精神和无所畏惧、奋勇向前的人格魅力,早已超越死亡、跨过岁月的判决,成为启迪人类灵魂的精神财富长存。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当唯一的一次生命过程,与我们匆匆而过,作为一个拥有青春热血、怀抱梦想的人,如果不能像一座高山巍峨挺立,至少也要在崇尚精神、坚守人生价值的岁月中度过一生。阅读是一种自我觉醒。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更高的自我。在用生命和力量谱写人生华章的最美奋斗者面前,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怎能让自己的一生随波逐流,又怎能无视高贵与不朽带给我们的冲击?即使万物皆逝,即使沧桑巨变荡尽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痕迹,璀璨的人类精神之光依旧永恒闪耀。

  他们是为民族与解放事业舍生忘死、屡立战功,一条独腿在荆楚大地擎天而立,荣获两次“战斗英雄”称号的张富清;寂寞一生、保家卫国、苦守开山岛32年的王继才;舍身卫国的烈士、“海空卫士”王伟。

  他们是有着传奇人生,久经战场,身负重伤,身残志更坚,为带领村民摘掉家乡贫穷落后帽子,第一个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朱彦夫;是肩负国家压力,舍身苦战、用生命和鲜血轰鸣大地的铁人王进喜;51年前,为保护集体的羊群,在零下37摄氏度的严寒下与暴风雪搏斗了一昼夜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烙在中国人心里,为兰考县百姓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焦裕禄;英魂留在青藏大地上的援藏干部孔繁森;把人生辉煌奉献给人民,开山种树的地委书记杨善洲;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群众幸福,倾注心血的领导干部廖俊波;在贵州大山深处开天辟地修渠的“山神”黄大发。

  他们是为了苍莽大地的丰腴、野生精灵的平静和地球村的未来,不畏强暴、献出生命的吉桑・索南达杰;穿行青藏高原,寻找植物种子,填补国家植物基因图谱空白的复旦大学植物学家钟扬;用森林铸就梦想,向着美丽的高岭塞罕坝匍匐前行的造林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中国玉米产业作出重大贡献、振兴民族种业的农民专家李登海。

  他们是创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领跑全球核聚变,使稳态强磁场跃居世界五强、成功发射“墨子号”卫星的科学家、哈佛八剑客的量子之父潘建伟;将“食野之蒿”的神话故事变成《中国之蒿》、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石油化工技术创新先行者闵恩泽;为了国家利益,放弃英国剑桥大学旗下航空地球物理公司高级研究员、研发部主任位置,回到祖国的世界顶级科学家黄大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设计师王永志;抗疫中日夜奔波、敢言敢医的钟南山。

  他们是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和著作者本人独特的精神,影响成千上万读者的作家路遥;故乡人民的儿子、电影艺术家谢晋;把国旗插在拉萨河谷、玉麦山头,拴在高山松上的卓嘎和央宗;练翼展翅、穿云搏雾的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战斗在多瑙河畔,用智慧与技术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的河钢集团;用血肉之躯挺身而出,制服暴徒的“特警精英”“公安楷模”张;鞍钢无偿献血一辈子的普通工人郭明义;险情中先救游客、失去左腿的导游文花枝;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倾其一生只为众多女人幸福的白衣天使、妇产科权威林巧稚……

  请原谅我有些冗长的罗列,因为太多太多的故事、太多太多的感动充斥着我的内心、激荡着我的灵魂,而正是这种精神性的存在,无私的给予和奉献才是我们这些人的头脑和灵魂、智力活动的需要,体悟和追寻生命意义的需要,满足精神快乐的需要,更是人所能涉及的神圣与高贵。而生命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最美奋斗者们用全部人生经历呼唤美好的生活,并把个人的付出与奉献,看作国家、社会、他人对自己的需要,深感幸福的人。

  10卷书,读起来酣畅淋漓,毫不晦涩枯燥。渴望美感的原动力,发自心腹的真切情感,人性的升华,作家动人动情的描述,使我欲罢不能,觉得阴郁多日的天变蓝了,迎春的枝芽已然鲜艳,人间纵有这样那样的心酸与无奈、暴力与杀戮,更有大爱、大善、大美,这古老而常新的精神价值支撑我们的生活。

  阅读中,除了耳熟能详的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熟悉的同学、《一枚铺路的石子》的作者王国平,《大医忠诚》的作者刘标玖,《信仰的力量》的作者郑旺盛……我还认识了《中国之蒿》的作者陈廷一,《领跑者》的作者洪放、朱斌峰、许冬林,《战斗在多瑙河畔》的作者王立新……在这些内容题材各不相同的作品中,报告文学非虚构形态特有的品质展露无遗,除却真实与自然、现实感与使命感、情到深处的通感,创作过程中,叙述有可能延伸的情感张力、细节描绘,以及不动声色的文学表现力,无时无刻不在增强人物的性格、品貌、精神特质,从而突出了事件及人物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获得了前沿性的现实感。

  由此,不难看出两位编者的初衷。在最短时间内搜集整理,并尽可能全面反映最美奋斗者的故事,就是为了彰显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坚强意志、豪迈气势,展现中国人的创造、奉献与成功;树立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凝结起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劳动史、发展史、创造史;激励和鼓舞怀揣理想、追求生命价值、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当代人。

  2021年4月,“最美奋斗者”第二次印刷,足以证明这套书的发行与面世产生的力量之美、崇高之美,读者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还有两位编者共同策划,倾全力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河北教育出版社极具慧眼、独具匠心的编责之心。

  记得报告文学作家蒋魏先生说过一句话:“报告文学作家的使命和责任,是要让中国大地上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拔地而起!”以此称赞这套书的编辑出版,实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