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全屏阅读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观点速览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2-25
别让留守儿童的童年困在手机里
留守儿童沉迷手机,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首先是损害视力。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指出,过去在农村,视力不良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视力不良上升速率已经超过城市。其次是耽误学习。有教师总结出“星期一现象”:一些寄宿生周末回家,沉迷于手机娱乐中;返校后的第一天,会规律性地出现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长时间沉迷手机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容易下降。再者是影响心理健康。沉溺于虚拟世界带来的快乐,孩子们就会变得更加自我封闭,不喜欢与外界交流,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交能力。
留守儿童的童年困在手机里,很大程度上源于精神文化生活贫瘠。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对于这些传统游戏渐渐失去了兴趣,却又苦于缺乏其他文体娱乐形式。相比城里孩子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五花八门的文化场所,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没有好玩的去处,也没有感兴趣的事情,手机就成了打发时间的玩伴。以致被劝导少玩手机时,有留守儿童一脸困惑地反问“不玩手机干啥?”
对此,学校和有关部门应积极承担责任,想方设法充实孩子的童年生活,把孩子们从虚拟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一方面,农村学校要加强文体教育,引导孩子爱上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解决课余生活“想干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农村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拥有图书馆、体育场,解决课余生活“能去哪里”的问题。
(2月23日 《法治日报》 张淳艺)
纠结纸质书走向不如关注多媒介阅读
近10年来,移动互联网和出版业同步高速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和海量图书,这对人们信息检索、内容提取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难免让人产生迷茫与焦虑。记得在一次采访中,有位戏剧人感慨,现在的短视频就是要在几秒内创造一个高潮,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刺激人的感官,而戏剧花几个小时才能讲完一个故事。怪不得短视频用户都会有一个感受“刷了几个小时,我竟什么都没记住”,如果信息内容是一片汪洋大海,没有自主性的阅读就是失去双桨的随波逐流。
在“纸质书会不会消亡”“数字阅读有没有价值”这些问题背后,还有一个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命题――如何善用不同媒介,培养多媒介阅读能力。有无价值的短视频,也有低俗的纸质书;有海量的经典图书,也有珍贵的数据库。媒介是中性的,重要的是使用媒介的人,重要的是,我们利用不同的媒介做出了加法还是减法。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认为,数字阅读的影响不全是负面的,相反,适应了这种阅读方式的大脑将具有极强的处理繁杂信息的能力。数字化给人们的阅读能力带来了挑战,沃尔夫将其命名为“升维阅读”。
拆解纸质书与互联网的互斥关系,如今,我们需要直面一些新的议题:如何让严肃阅读、深度学习成为更多人的刚需,无论纸质还是电子;如何缩小数字鸿沟,让媒介素养成为人们的基本能力,无论线上还是线下。
(2月22日 《光明日报》 陈雪)
期待文创“雪球” 越滚越大
过去,人们想要了解一些建筑景观,除了亲临现场,就只能从书面文字、视频画面等方面感受其魅力。如今,文创设计师将故宫、天坛等中国建筑融入设计,相继推出了立体建筑贺卡、立体建筑便利贴等产品,将平面化的图片立体展现,更加直观,更具冲击力。
文创产业的繁荣,也有效地带动了经济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5―2019年期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3万亿元上升至4.38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12.58%。以故宫文创为例,在2017年其文创产品的营收超过15亿元,已高于其博物院门票收入。
那么如何把文创产业这个“雪球”滚大,还需在众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首先,要广泛挖掘更多多元化文创IP。除了目前文创产业发展较好的一些特色景区之外,我国辽阔秀丽的自然风光、特点鲜明的民族民俗风情,都隐藏着众多文创设计素材,给文创元素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其次,文创“滚雪球”不仅要滚大,还要向着滚圆、滚好发展。目前的文创市场上,一些以礼品、摆件为成品设计的文创产品,存在设计理念较为单一,且实用性不高的问题。网络营销的热度一过,往往被消费者束之高阁,或是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因此,想要更好地赢得市场青睐,就要在产品设计和实用性方面下足功夫。不仅要与时俱进、预判潮流趋势,更要体现产品的实用价值。
(2月23日 《广州日报》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