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瞬间和永恒

作者:启航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2-02-18

  □阅读推广人 启航

  中国人天生喜爱数字,似乎归纳出来的数字更容易记忆,更易被关注。本期榜单中的一些书恰好体现了这一点。

  《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用了个“一”,强调的是“一天”,但我觉得,与其说展现的是一天,不如说是一瞬。很多的瞬间是有趣的,比如婴儿的一笑、戏曲的一个亮相……而这一瞬展现的却不止瞬间,它包含了瞬间的前与后,只从一个瞬间出发,甚至便可无限延伸。如果像《清明上河图:宋朝的一天》这样,由作者带着读者(观者)从极细致的角度,“微距观察几百个宋朝人的日常生活”――相当于几百个瞬间。

  这和《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异曲同工。书名里用了两个数字,“15”和“五千年”。“考古学”的“上限是上古的人类起源,下限则可限定为上一秒”。注意,他说的是“上一秒”,即每说一句话,出口时就已经成为历史。考古学者关注的不是一句话,而是遗址中的新发现,因为那些发现会“时时地完善、订正甚至颠覆我们既有的认知”,所以考古是一门“残酷”的学问,今天由这件古物认定的史实,也许明天就会因为一个新的遗址被推翻,那推翻也只是一瞬间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每个人无疑都活在当下。书是由15位考古学家讲述15个影响中国历史的大遗址,“大遗址”指“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和遗址群”,所以仰韶村、殷墟、三星堆、阿房宫、良渚、二里头等自然在其中。从画上看宋朝的一瞬,和从大遗址看历史的一瞬,本质是一样的,都会经过欣赏、推测以及种种感叹。

  “15”和“五千年”是插进来的。说完“一”,该说“二”――《二手世界:全球旧货市场调查手记》。不过这个“二”不是总结归纳来的,它来自英文书名中的secondhand,二手。二手物品埋在地下,千百年后也会是考古的对象。而现在,地面上的二手物品提供了一种怀旧的方式,人们可以“从中触摸到过去的时光,寻觅到曾经遗失的感情和记忆”。从这本书还可以看出,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作者亚当・明特就生在美国的一个废品经销商家庭,只是,他没有直接从事祖上的事业,而是从学术出发,“对全球知名回收公司与旧货市场进行了田野考察式的跟踪采访,探寻二手商品的前世今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二手世界的宏观图景”。

  说完“二”,轮到“三”,榜单上有《故宫三书》和《学史三昧》两种。“三书”是有趣的,它包括《紫禁城宫殿》《故宫国宝100件》《故宫与皇家生活》3本书,资料显示,这是1980年代香港的商务印书馆“集故宫博物院权威之力,用珍贵的一手资料打造的经典之作”。几十年过去,内地重新“创新编设”。《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说完,“百”出来了,《从夏蒙尼到北京:冬奥百年》,对喜爱冰雪运动的读者来说,落下这本书是遗憾的。因为它对每一届冬奥会都做了精彩介绍,“奖牌榜、金牌、会徽、基本资讯、趣闻摘要,一应俱全”。

  爱阅读的人通常爱读与阅读有关的书,就像在找同路人。《快时代的慢阅读》是好选择,《阅读大运河》更是。后者是北京阅读季挖掘“运河文化带”深厚内涵拿出的成果,曾经创作出版过《京味儿》《吃货辞典》《四合院活物记》等畅销书的作家、文化学者崔岱远担任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书的内容品质自不必说。读它的时候,我会想起榜上的另一本书《诗经地理》,其中讲述的与《诗经》相关的水的部分总能让我联想到绵延的大运河。